理解一個人比理解一個東西,不知要難上多少倍。許多人某天可能突然感到,他對那個與自己朝夕相處了多年的枕邊人,並不十分理解。如果我們想理解的人,是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和社會,問題更加複雜了。這是每位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基督徒須面對的問題。

  保祿說,信徒「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二5)。他又說:「誰若沒有基督的精神,誰就不屬於基督」(羅八9)。一個不理解耶穌的人,怎麼可能有他的精神和心情呢?怎麼能夠知道自己的心情和精神與耶穌的一樣呢?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聖經之歷史哲學的觀點,洪水故事之主角厄諾(挪亞)是個重要人物,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里程碑,代表一個舊時代之結束,和一個新時代及新希望的開端。

  在他以後開啟新希望的人物有:猶太人(及回教徒)之文化精神始祖亞巴郎(亞伯拉罕);使猶太人得到解放並訂定猶太社會之法律制度的梅瑟(摩西);為君主制度奠立基礎的國王達味(大衛);流亡後的情勢比較複雜,但是代表新希望的人物該是經師或司祭厄斯德拉(以斯拉)。最後一個人物是耶穌。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世紀說:「哈諾客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哈諾客時與天主往來,然後就不見了,因為天主將他提去」(創五21等)。保祿說:「因著信德,哈諾客被接去了,叫他不見死亡,世人也找不著他了,因為天主已將他接去」(希十一5;德訓篇四十四16)。

  在舊約晚期,圍繞著這個神秘人物出現了許多虛構故事,共有三組,可分別稱為卷一,卷二及卷三。卷一的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因為保存最完整的是衣索比亞文譯本,也稱為「衣索比亞哈諾客書」。卷二稱為「斯拉夫哈諾客書」,有長短兩種版本。卷三稱為「希伯來哈諾客書」。後兩卷都是公元七十年代,猶太戰爭以後的作品。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洛依德說:「我得知兒童之怕懼的根源,是靠一個三歲男孩。某天他在一個黑暗的房間,我聽到他喊叫:『姑姑(或阿姨),跟我說些話,因為這裡太黑,我害怕。』姑姑回答說『既然你看不到我,那對你有什麼用?』男孩說:『沒有關係,有人講話時就有光亮。』所以男孩不是怕黑暗,而是因為一個所愛(被愛)的人不在場才感到焦慮」(性學三論,註68,意文版)。 

  可惜佛洛依德並未重視這個心理現象所顯示的深遠意義。因了唯物主義之偏見,他只重視一種愛情,即以生殖器官之感覺為基礎的夫妻之愛;又為了粉飾自己的病態心理,他硬說原始人是利己的,精神病患者是利他的,並主張弒父弒母情結是文化進步的原動力。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約外傳皆是冒名作品,假冒作者或故事主角是舊約裡提到的某位名人,以天使口述天書,或神游星際及天庭的方式,揭示歷史之走向。其敘述是按舊約之順序,只是加入了許多虛構情節,根據作者當時之需要改寫舊約。

  「禧年書」是公元前第二世紀作品,厄色尼人文獻稱之為「小創世紀」,重述創世紀到出谷紀第十二章之歷史,把年代分為四十九個四十九年(即禧年),假冒是梅瑟(摩西)在西乃山上按天使口述之天書記錄下來的。

  此書雖然預許肋未之子孫「將是雅各伯所有子孫之法官,和將領首長。」(三十一15),但沒有影射「司祭默西亞」這號人物,只說將由猶太支族出現一位領袖(三十一18); 按厄色尼人之理念體系,後者該是指「國王默西亞」。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俾亞傳是天主教比新教之舊約多出的七篇作品之一,在英語世界也常以父親之名為書名,即類似原文之名稱「托彼特言行錄」。這是一篇相當有趣的傳奇故事,作者不詳,寫成年代大概是公元前第二或第一世紀。原著該是阿蘭文,有多種譯本流傳。在死海文獻中,有三種阿蘭文(按字跡區分)及一種希伯來文殘卷。

  這故事的中心話題是人生考驗,與約伯傳的立場有互補作用。後者堅決反對「現世痛苦皆是罪有應得」之主張;多俾亞傳則強調善有善報,痛苦遭遇只是考驗,但幾乎沒有影射身後賞罰。但某些情節頗有真實感和親切感,例如跟少主旅行的小狗。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生理結構及運作方式,在出生時已大致定型。人與無靈動物的差別,在於人能透過意識自覺,自由調配培養活動能力及方式,因而能夠沒有固定止境地自我超越,向善或惡的方向發展。

  但是人的自覺自由能力,在初生時是在潛能狀態,出生後才開始發育,並逐漸定型。孔子四十而不惑。在低級生物的一生中,沒有學習過程。「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人能活到老,學到老。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孔孟之人生哲學的理念架構中,性與命是兩個關鍵字眼。性指性能,即天生的活動能力;命指各種活動能力該達成的任務或使命。孟子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天生之)性(能)也;有(使)命焉,君子不謂性也」(盡心下)。此處之「謂」應解為「勤思之」或「只在意」,有似用「無所謂」時之意義。「因為是有任務的(有命焉),君子不只想那是天生的能力而縱情肆慾。」

  佛洛依德雖然抱唯物主義,但他知道,若排除目的觀念,無法理解任何生命現象,也不能說某個心理現象是病態。可惜他的人性論有兩個致命弱點。第一個是他好似把男女性愛視為人性發育之終極目標,因而不能把人性所有的合理願望都整合起來。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初期神學

  到目前為止,一說神學,國人想到的便是與基督徒之信仰相關的那組學問。在西方,這組學問是在個別的院系講授,許多神學家又常強調這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在另一方面,我們自五四以後,反宗教的情緒極盛,所以一直到不久之前,教育部不承認神學學位有學術價值。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