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回顧一生的人格成長過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為政)。孔子在十五歲時立志學習的,絕對不是宋人所謂的「小學」範圍的知識,如灑掃、應對、進退,以及各種謀生技能,因為那是孔子從小就在學習的:「吾少也賤(不是權貴階級),故多能鄙事」(子罕)。他十五歲開始關心的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一個人追求的理想,有時候很早就在心中醞釀。有個女孩決定讀醫學院的小兒科,因為她小時候有個弟弟夭折而心有不甘。這類模糊願望凝固成顯意識的志願,時間也可能很早。耶肋米亞先知當初決定干預時局的猶豫可供參考:

      「上主對我說:『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選定了你作萬民的先知。』我回答說:『哎呀!我主上主!你看,我還太年輕,不會說話……』」(耶一4等)。

      但願望和志願,都只是主觀的知覺和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堅持到底,以及是否是那塊料,有點成績,則是另一層問題。在爭法國王位之繼承權的英法百年戰爭時代,有志從軍救國的法國女孩,不只有約翰納一人。關於這個時代法國婦女之愛國心願好似比法國男人強盛之現象,有兩種可能解釋。有人認為男性勇猛,但在遇上挫折時也很容易失去鬥志;這時多次是由女人出面收拾殘局;女人的韌性堅強。另一個解釋是因了約翰納的驚人表現,才使大家對有同樣心願的女人感到好奇,留下了歷史紀錄,而有愛國心願但無出奇成就的男人則無人注意。

      堅強意志之凝結,特別是那種對自己毫無利益可圖卻須付重大代價的志願,該假定背後有個強烈的衝擊和感受。感受深淺則與每個人的性格有關。據說佛陀是因為一次離宮外出,看到民間疾苦,才決定出家,尋求解除人生痛苦之道。我們無法追究是什麼事故使孔子志於學,但是公元六年猶達在加里肋亞省發動的革命戰爭,對耶穌反戰爭反種族仇恨之志願的形成該有很大的作用。他該是生在公元前六年至四年之間,那時已十歲左右。大黑落德(希律)國王是在公元前四年逝世。

      猶太人痛恨外來政權的心情一直非常強烈。羅馬大將龐培在公元前六十三年攻下耶路撒冷,使巴力斯坦與敘利亞合為羅馬的一個直轄省。公元前四十年羅馬立大黑落德為巴力斯坦傀儡國王。他去世後,江山分給了三個兒子:猶大及撒瑪黎雅歸阿爾赫勞;加里肋亞及培勒雅歸小黑落德安提帕;斐理伯分到的是非猶太人地區。歷史家認為斐理伯的政績最好,而在公元六年被羅馬革職的阿爾赫勞政績最壞,可能不只因為他比較暴虐,也是因為猶大省人比較難纏。

      公元六年至九年,季黎諾出任皇帝駐東方的總督,下令調查戶口,當然是為徵稅之用。沒有人高興納稅,何況是給外來政權。耶穌傳道時,這也是他的敵人刁難他的一個話題:「給凱撒納稅,可以不可以?」耶穌利用錢幣上的凱撒肖像回答說:「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瑪二十二16等)。

      耶穌的回答能使他的敵人一時張口結舌,無言以對,但未必心服。猶達便是利用民眾痛恨納稅的心情,發動反抗羅馬的戰爭:「加里肋亞人猶達,當戶口登記的日子,起來引誘百姓隨從他;他喪亡了,跟隨他的人也都四散了」(宗五37。猶太古史,十八3)。

      小孩對戰亂的直接本能反應是痛恨;但是他的痛恨心情最後指向什麼,能受大人之立場的影響。有人在反抗失敗後,更加痛恨羅馬政權,並伺機東山再起。猶達的兒子默納恒,也是發動六十六年之猶太戰爭的將領之一。現代之巴力斯坦的主戰派,也給小孩灌輸痛恨以色列人的思想,把採自殺式恐怖手段的人,宣揚成聖戰英雄。

      耶穌的族人似乎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相當務實,不希望社會動亂。但是一個人最後選取什麼立場,與他個人的思考能力有密切的關係。多次英勇與無知是同意字,「初生之犢不怕虎」。耶穌不是絕對反對戰爭,但他要人思考,戰爭是否真能解決問題,是否合算:「一個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交戰,哪有不先坐下運籌一下,能否以一萬人,去抵抗那領著兩萬來攻打他的呢?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國王離得尚遠的時候,派遣使節去求和平的條款」(路十四31等)。

      同樣,自己的家園被惡霸強佔,該把他趕走嗎?趕走後他不會捲土重來嗎?耶穌用比喻說:「邪魔由人身上出來之後,走遍乾旱之地,尋找一個安息之所,卻沒有尋到;他於是說:我要回到我出來的那間屋裡去。他來到後,見裡面空著,打掃乾淨,裝飾整齊,就去,另外帶了七個比他更惡的魔鬼來,進去,住在那裡;那人末後的處境就比以前的更壞了。對這邪惡的世代也必是這樣」(瑪十二43等)。

        這類的話,乃是被偏激民族主義迷了心竅的人不高興聽的。住在猶大省山區的老粗,怎麼知道或肯相信,羅馬軍隊是兩萬人或者更多,而不只有他看到駐守在耶路撒冷的那些羅馬軍人呢?他哪能想到七十年代革命把這些人趕走後,會來更多的人,把耶路撒冷夷為平地呢?

      每人都有思考能力;至於會不會運用,一方面是靠前輩的指點,也靠自己遇到的大小挫折,如國人常說的「花錢買教訓」。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音趁)疾(皆有憂患意識);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即思慮最周密)」( 盡心上)。希臘悲劇常提到的主張是:痛苦遭遇能增加人的智慧。

      四篇福音沒有暗示,在公元六年之戰亂中,耶穌或其家人曾直接受到傷害。但是瑪竇記述了他一出生便遭到追殺的情形。過去幾乎無人從耶穌之人格的形成過程的角度,分析這項資訊的意義。對各派基督徒來說,這是個很敏感的問題,大家很難平心靜氣地就事論事。其實敢面對真相是最好的策略,否則永遠是會受到外人攻擊的弱點。耶穌說:「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得到真正的灑脫,得到精神的解放(若八32)。為能體認耶穌的心情,信徒該拋棄世俗的和帶浪漫色彩的「天之驕子」及「得天獨厚」之類的觀念。

      耶穌離世前交給徒弟們的使命,是傳述他們跟隨耶穌三年聽到的言論,「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瑪二十八20)。至於耶穌公開傳道以前說過什麼和做過什麼,都沒有知道的必要。但是大家對偉人成名以前的種種都會感到好奇。於是問題就來了。   

      瑪竇和路加福音裡的「耶穌童年史」都太簡短,不太可能是為滿足上述之好奇。那只是為回答經常有人提出的一個疑問。兩種敘述都承認,有人對耶穌的出身感到懷疑。按後世的傳說及路加之敘述的暗示,疑問該是出自那時若瑟的年事已老。路加的解答是訴諸「奇蹟」;洗者若翰誕生的故事,使人自然想到亞巴郎老年得子的故事(創十七15等;路一18等)。

      路加的解答相當巧妙,相當容易使人接受,而且頗有詩意。瑪竇的解答則該使讀者感到驚愕,使人深思。可惜後世信徒被奇蹟觀念迷了心竅,使瑪竇之思路含有的嚴肅教訓,沒有在信徒處世為人的心態上產生任何正面作用。

      瑪竇不訴諸生物學範圍的奇蹟,毫無愧色和粉飾承認,若瑟不是耶穌的生身之父:「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他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一18等)。

      信徒不該被奇蹟意識迷住,而使思考能力麻木,使行動能力癱瘓,事事依賴奇蹟。「出於聖神」等於是「出於天意」,並非當然是「因了奇蹟」。保祿說:人世間的一切功效,「都是這唯一而同一的聖神所行的,隨他的心願,個別分配予人」(格前十二4等)。

      為使信徒能夠接受「耶穌不是若瑟的兒子」這個事實,瑪竇不是訴諸物理或生物學層面的奇蹟,而是訴諸法理及情理層面的例外,故此在猶太人最引以為榮的王家族譜中,他把幾個不合常情常理的婚姻關係特意標明,其中一個老祖宗還是公公和兒媳生的(一3;創三十八)。

      天主教主張,聖母懷孕是因了奇蹟,她是處女生子。無法證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現代生物學擴大了生殖方式之可能性的範圍。有一位醫生主張,聖母和耶穌可能是雙胞胎姐弟,在發育過程中耶穌的胚胎被聖母的身體包住。雖然到目前有紀錄的都是怪胎,但是無法證明絕對不可能發育成熟。現在不是有人想把人工受精的胚胎,放在男人體內養大嗎?

      但是天主教徒不可不知道,天主教最推崇的神學家聖多瑪斯主張,為使耶穌能是「天主子」,「生於處女」不是必要的(神學集成,卷三,一二七二等題)。反過來說,任何實徵層面的現象,也不足以證明一個人「是天主子」;那不是用實徵證據能夠解答的問題。所以唯一值得信徒思考的是:假定那是奇蹟,為培養耶穌推展的寬容和同情不幸者的心態,有何積極作用呢?

      堅持聖母受孕是因了奇蹟的各派基督徒,在下意識中都是出於荀子所謂的「大天而頌之」心理,覺得耶穌享有的特權越多,越能顯示耶穌神奇偉大。但是縱然路加之老年得子前奏曲製造的是喜樂氣氛,瑪竇的敘述顯然是包圍在痛苦的氣氛中;在實徵層面,那是不幸遭遇,與接下來耶穌被追殺的情節一樣。

      在分析瑪竇之山中講詞時我們將看到,耶穌不只認為痛苦經驗能增加人的智慧,使人學會明哲保身,那也是積極使命的呼喚,使人想到該為減少人間那種痛苦做點什麼事情。經歷過貧窮之苦的人,才能想到該促進社會正義:「感到貧苦的人是有福的……渴慕正義的人是有福的」(瑪五3及6)。

      除了新約外,認為痛苦體驗對人格之形成有積極正面作用的,古今中外恐怕只有孟子一人:「天之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增強)其(原來)所不能」(告子下)。

      從實徵層面之痛苦遭遇的角度來看,假定耶穌的出生是因了奇蹟,或是因他母親被不良少年強暴,母子須承受的心理壓力是一樣的;他們身邊的人有誰會相信那是生物學範圍的例外?自以為是虔誠的信徒該反省一下,耶穌誕生是出於奇蹟之信念,曾使他對因遭強暴而成了未婚媽媽的女人和她的孩子更加寬容同情嗎?這樣的母子有過錯嗎?在熱心信徒的圈子中,這類人感到的是不是無言的排擠和歧視?耶穌對曾有五個男人的撒瑪黎雅婦人(若四)及有外遇的淫婦(若八)寬大為懷是錯了嗎?

      耶穌被追殺的情節,也該按痛苦遭遇與人格及人生觀立場之形成的關係思考,這樣比較容易理解,耶穌為何對權勢有那麼深的反感。新約裡有多處暗示,權勢是魔鬼誘惑人為非作歹最主要的利器。魔鬼對耶穌說:「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全交給我了,我願意把它給誰就給誰」(路四6)。權勢給人類製造的災難,也是最悲慘廣遠的。如果沒有權勢,希特勒再壞也不可能製造五百餘萬猶太人和五百餘萬歐美人的冤魂。可惜許多基督徒仍然迷信和崇拜英雄偶像。

      瑪竇關於耶穌出生後便被追殺之敘述未必全是客觀事實,但能反映出那時為了爭權而你害我我害你的政局。在公元前第二世紀的瑪加伯王朝,大家就在為了爭奪政治及宗教之權位而彼此謀害,特別是在羅馬佔領之前的年代。亞歷山大雅乃烏斯曾把八百名支持希臘政權的法利塞人釘在十字架上(猶太古史十三14)。

      大黑落德不是純種猶太人,當了羅馬派的傀儡國王後,為了討好猶太人,便娶了前任大司祭的長女瑪利雅娥為第二個妻子。她是瑪加伯王族的後代,黑落德對這家族猜忌很重,把他們一一殺害。瑪利雅娥在公元前二十九年也被殺,她生的兩個兒子在公前七年被殺。黑落德的長子在他去世前不久被殺。他的一個哥哥和妹妹的兩個丈夫也遭到他的毒手。

      但是耶穌出生後便被追殺,主要該是厄色尼人惹的禍。他們認為自己是大司祭的正統繼承人。他們要支持的國王救世者該是達味(大衛)的後代;這點在耶穌傳道時也是民眾的共同信念。此外,他們迷信星相學。按天文學家的計算,在公前十二年,哈雷彗星曾在那一帶出現;公元前六年,木星和土星曾在雙魚宮交會。這類天文現象,可能使厄色尼人認為,那位該來的國王已經誕生了(瑪二)。在耶穌三十歲左右,他們派若翰公開傳道,就是為使這個人物現身(若一31)。在此之前,他們可能已在明查暗訪這個人物。

      疑心極重的黑落德不可能不知道厄色尼人的主張,早在監視達味後代的動靜。在那種殺機四伏的政局下,知道自己是被監視的人,自然也會想些保護自己和子孫的方法。例如表面上他可以不結婚,但某地他好友名下的一個妾,實際是他的地下夫人。那時多妻是合法的。

      按古代傳說,若瑟與瑪利亞結婚時年事已老,他前妻生的孩子即福音裡說的耶穌的族人或兄弟。耶穌與他們的關係比較冷漠,與聖母那方面的親戚交往比較密切。瑪利亞該是沒有生別的孩子,否則耶穌離世前不該把奉養母親的責任交給他的徒弟(若十九26)。因此若瑟與瑪利亞結婚很可能是臨危託孤的障眼法,事後不久耶穌的生身之父大概已遇害身亡。彼此失去聯繫的可能性較小。

      福音之敘述順序,未必與事情之發生順序相同;福音作者縱然知道事實真相,也不可以全部說清,否則可能給什麼人惹出麻煩。保祿說:「弟兄們!你們在見識上不應做孩子」(格前十四20)。論到不易理解的問題時耶穌常說:「有耳會聽的,聽罷!」(瑪十一13;十三9。谷四9。路八8)。訴諸奇蹟的傳統主張,不是新約資訊唯一可能的解讀。有思考能力的,思考罷!

[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jungho 的頭像
    liujungho

    反抗者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