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瑪竇和路加的記述,耶穌接受了若翰的洗禮之後,曾在曠野四十天,並受到魔鬼的考驗。兩種敘述之內容可以說完全一樣,只是後兩項考驗之順序互調。既然成書最早的瑪爾谷福音也提到這件事情,雖然未記詳細情節(谷一13),可以確定這段敘述絕不是瑪竇或路加編造的。又因為事情的經過不可能有第三者看到,這段敘述該是「以某種方式」出自耶穌之口。認為福音作者是因了神秘的「啟示」而得知此事,只是逃避問題。如果福音作者之資訊是來自啟示,便不該彼此不同。

         許多信徒可能認為,這是發生在客觀物理世界的事情,耶穌真的曾四十晝夜不吃不喝,魔鬼真的曾把耶穌放在聖殿頂上和高山上。這種假設至少毫無必要。在聖經裡,「四十」多次有象徵意義,指準備或考驗時期;這故事既影射猶太人逃脫埃及之奴役後在西乃沙漠四十年的考驗,也影射創世紀第三章原祖受考驗的故事,三處前後呼應。認為這是耶穌專有的誘惑之學者也是只懂死字面意義。

         此外,按若望福音的記述,耶穌受洗後的行程非常緊湊(第二天……第三天……),根本無法安插四十天的空檔;而若望是第二 天就投到耶穌門下的兩個徒弟之一(若一35等)。他這樣敘述,可能就是為更正瑪竇等之敘述可能給讀者造成的錯覺。那不是發生在某固定時空的事情。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文:

1    處女生子有意義嗎?       (民國53年在「現代學苑」月刊發表)

2    神父獨身制度的沿革。     (民國60年在「現代學苑」月刊發表)

3    尼采的超人文化精神。     (民國63年在「哲學與文化」月刊發表)

4    猶達斯的悲劇。           (民國71年在「見證」月刊發表)

5    真福八端之條理的探討。    (民國71年在「見證」月刊發表)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親在外是個學者,是個老師;在家是個丈夫,是個父親;而我相信在父親內心,他是以一個哲學家以及實踐者自居。

        在父親八十多年的日子裡,我參與了最後的三十多年。

        回憶起父親的點點滴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埋首於書桌前工作,以及坐在涼椅上閱讀的景象。寫作寫累了,他會起身在走廊上散步,或看看他種的花。偶爾,他會和我們說幾句話,接著再回去繼續他的工作。父親是個自律甚嚴的人,從來沒在他那一張大書桌以外的地方寫字,也從來沒在那張涼椅以外的地方閱讀。父親的物質慾望甚低。他對於食物、衣服與大部分的物品沒有什麼偏好。他除了工作以外的興趣,早些年是種花與釣魚,晚年眼睛不好不能釣魚後,則是以玩玩撲克牌以及數獨自娛。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於主曆二年三月八日(星期一)凌晨三時三十分,蒙    主恩召。距生於主曆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廿一日,享壽八十有四歲。

        父親身後遺留下三本未出版的著作,是他一生思考的精華。書稿整理完成一段時間,去年他曾和家人討論自費出版的可能性;經費不是問題,麻煩的是:誰願意讀?書要送給誰?這事便耽擱了下來。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999年阿里山賞櫻.jpg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天(十月十五日)晚上,衛道中學張老師以電話告訴我,前任校長王永清神父,在當日下午四點半安眠主懷。此文為三個月前,王神父病危之際,應張老師之託而寫。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俊餘教授於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於河北省豐潤縣的農村。劉家為滿人,可能在雍正教難時,從京城逃到鄉下,是信德深厚的老教友家庭。他在出生前就被父母許下奉獻天主,童年進入荷蘭遣使會主辦的教區小修院,因而為法文和拉丁文打下根基。

      他成長的時期,河北是日軍佔領區,幸好在修院的庇蔭下,得以接受良好的中學教育。進入北京大修院就讀後,北平淪陷,不久新中國成立,對反宗教的共黨政權,各教區有不同的措施,大多數神職人員仍待在原地牧羊,卻將青年才俊送往海外,以延續教會命脈。他是受培育的修士,從北平到廣州、澳門、香港,再搭機到羅馬傳信大學。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祖譜部分外,創前十一運用的文學技巧,大部分是用虛構故事說明事理,說明宇宙觀及人生觀之主張。這與希臘神話用的文學表陳技巧可以算是同一類別,但也有極明顯重大的差別。希臘神話是把每一種事理擬人化為具體的角色,是神的故事,是「神譜」(Theogony)。聖經不只堅持一神論,所以不可能有「神譜」;聖經也堅持神的「超在性」(Transcendence),天主從來不走到前台,而是透過他對萬物之措施,以彰顯呈現天理和天意。所以創前十一只是宇宙生成論和人類生成論,只有人類的「祖譜」(genealogy),那裡沒有「神的故事」。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專家都承認,對梅瑟五書之最後那次的修訂工作,兼有司祭及經師兩種資格的厄斯德拉(EsdrasEzra)是關鍵人物。他回國的任務,是推行梅瑟的法律制度。由阿達薛西斯國王批准的這套法律,對在波斯帝國境內所有的猶太人有「國法」之效力;「凡不遵守你天主的法律及君王的法律的,應嚴加處分:或處死刑,或放逐,或財產充公,或徒刑」(厄上七26)。他是在舊約裡第一個被稱為「經師」的人物。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梅瑟五書裡,最高神之名稱,常是分別或是用雅威,或是用厄羅因。但是在創世紀第二及第三章裡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即是把兩個名稱合成一個,稱為「雅威厄羅因」;天主教中文聖經譯為「上主天主」,新教中文聖經是「耶和華神」。這種用法在第二及第三章共有二十次。另有一次是在出谷紀第九章第三十節。此外按「七十(二)賢士」之希臘文譯本,在創世紀中另外還有多次這種用法,如第四章第六及第九節,第五章第二十九節,第六章的第三及第五節等處。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