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聖經文化發展史上,有三個關鍵人物。梅瑟(摩西)是猶太社會之典章制度的奠基者,是聖經裡的周公。厄里亞(以利亞)是一神論宗教的捍衛者。耶穌則可以說是集大成者。他們都有神奇的一面;聖經裡有關奇蹟的記述,幾乎全部集中在他們及他們第一代弟子的生平中。但是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在完成了歷史使命之後,他們都有似老子,不知所終。

 

梅瑟到了上帝給他預定的死期,便上了一座高山,「上主的僕人梅瑟遂死在那裡,按上主所預定的……直到今日沒有人知道埋葬他的地方。梅瑟死時,已一百二十歲;他的眼睛未花,精力也未衰退」(申三十四5)。

 

許多人知道了厄里亞要離世的消息,想看個究竟。為擺脫他們,厄里亞改了數次地點。最後到了約旦河邊,他向他的衣缽繼承人厄里叟說:「在我被接去離開你以前,我應該為你作什麼,你儘管求罷!」厄里叟答說:「求你把你的精神給我兩分。」厄里亞表示未必可能。「他們正邊走邊談的時候,忽然有一輛火馬拉的火車出現,把他們二人分開;厄里亞便乘著旋風升天去了」(列下二)。

 

耶穌死而復活後的某天,「領他們(徒弟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正在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路二十四50)。宗徒大事錄補充說:「有塊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一9)。

 

若只看厄里亞和耶穌離世的情節,有人可能想他們與外星人有關。另一些人可能認為,這事件與他們在一生中顯示的其他奇能,有同樣的意義,既為加強他們之言論的權威性,使大家更容易信服。

 

上述之觀點,似乎不易用以解釋梅瑟離世的方式。在表面上,梅瑟之終局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他似乎是死了,與常人一樣,只是無人知道他的屍體何在。如果這三個人物離世的方式有共同意義的話,關鍵該在於「未留遺體」,而這與聖經排斥偶像崇拜的一貫立場似乎有密切關係。

 

他們的使命,不是處理一個孤立事件,而是傳授一套見解。為達成這項任務,他們先得引起他人的注意,打動他人的好奇,拉近感情。但這只是手段,目的則在於引導大家覺悟。然而手段對目的有正負兩種作用;感情太盛時,能妨害理性之功能,妨害領悟。

 

為能看清東西,眼睛與對象之間該有一段距離。醫生不敢給親人開刀,因為不易保持冷靜。心理醫生治療異性病人時,最須小心處理的是病人之「移情」現象;因了被理解同情之感受,病人對醫生產生的感情,能阻礙病人真正的覺悟,及獨立平衡人格之形成。所以與外物保持距離,是主體能掌握自我並發揮積極反應的必要條件。夫妻也要保持距離,相敬如賓,否則一方會變成奴隸。

 

有的信徒可能想過,假如耶穌不離開世界,自己當皇帝,或至少當教宗,坐鎮羅馬,領導天下信徒,福音效果豈不更好?耶穌的想法正好相反。在離世前他對徒弟們說:「我去(世)為你們有益,因為我若不去,護慰者(聖神或聖靈)便不會到你們這裡來」(若十六5)。耶穌在你面前時,他的精神對你是客體,不易變成你人格的一部分。按沙特的觀點,你是被動的物件。當耶穌的形體消失了,你再回想他的音容和言論,慢慢咀嚼消化,他的精神才能被你吸收,與你成為一體。沒有形體,故如在左右。     

 

保存親朋好友的遺物,乃人情之常,是感情的合理需要。就連講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極重視佛骨舍利子等物。若只用這些東西當回憶故人的媒體,確實有建設性意義,然而也能使人走火入魔。

 

第一種邪門,是把這類東西當作發洩惑情的對象;例如藉以回味陶醉於過去相處時的美好感受,或在這些遺物上補償當初對物主未能付出的關切。第二種邪門,是認為這些遺物有一股神秘力量,例如能避邪或帶來好運。這兩種心態對人格發育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是巫術心理和拜物心理(Fetichism)。聖經極力排斥偶像崇拜,便是因了這些流弊。

 

禱告乃是信徒培養人格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很少人留意保祿分析的感情與理性在禱告中的功能。「我若以語言之恩祈禱,是我的神魂祈禱,我的理性得不到效果」(格前十四14)。用語言「是對天主說話」(十三2),主要是感謝之辭(16);是發洩感情的,沒有開導作用。

 

天主教徒也該知道,聖母也未留下遺體。在聖經中,聖母著墨極少,最易成為主觀的幻想人物。許多敬愛聖母的信徒,感情得到了滿足,卻未得到覺悟,事後依然故我。(註:此文於民國80年8月3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115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