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德觀點,自然主義是為抵制輕狂的人為:人的行動不可逆反自然。在自然環境嚴重受到破壞的今天,上述原則該受到重視。然而其合理適用範圍卻不易確定,因為人的知識有限。因了不知盲腸對身體有何正面作用,有人會為了免受盲腸炎之威脅而任意割除。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友弟德傳觸及的是一個民族抵抗外族侵略的問題;艾斯德爾傳該使人反省的,是散居在其他民族中的弱勢族群可能遇上的問題。在社會當局決定以武力抵抗侵略之後,友弟德的行動是合理的。艾斯德爾傳的教育價值,主要是使弱勢族群對自己可能遇上的困境有心理準備;至於其中記述的因應方式,則只能當個參考。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政治作用的婚姻,便可稱為政治婚姻,無論當事人最初是否曾有這層考慮。封建時代諸候之婚姻常有政治考慮。王昭君遠嫁匈奴是深謀遠慮的政治婚姻。羅馬帝國禁止在外省(等於屬地)任職的羅馬官員娶當地婦女。有人說,埃及最後女王(Cleopatra)的鼻子如果再長一點,或再短一點,歐洲後來的歷史演變可能大不相同。艾斯德爾被選為波斯王后時,似乎沒有政冶動機,後來卻發揮了政冶功能,使猶太人逃過了一次滅族的危機。

若把政治之意義放寬,可以說每個婚姻必然有點政治作用。近幾十年在台灣的大陸人與本省人結婚,大部分沒有政治動機,但有實際的政冶功能。假如偏激的台獨政客得勢,要把大陸人殺光或趕走,標準就不易確定。當初在德國猶太人若與當地人通婚的人數很多,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慘劇可能比較不易發生。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需要禮法。但禮法只能顧全大體之一般需要,傾向死板僵化,使人不易在特殊情況通權達變。舊約有極嚴密的禮法規定,但也提供了非常奇特的個案;可見猶太思想家早就知道上述道德難題。按梅瑟法律,「若人與兒媳同睡,兩人應處死」(肋二十12);但是塔瑪爾與公公的亂倫行為,卻被認為對夫家有功(盧德傳四12)。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學者大都主張,達尼爾先知書在大體上是演義或虛構故事。在天主教聖經中共十四章;最後兩章只存希臘文古版本,故猶太人及革新基督教派不承認這兩章是聖經。但是第十三章那個故事,無論從文學技巧或從信仰之角度去看,都是一篇價值很高的作品。

事情發生在流亡時代的巴比倫。那裡有一位猶太富人的妻子蘇撒納,「非常美麗,而且敬畏上主」。她丈夫在猶太僑民中聲望很高,同鄉會的幹事(長老)常在她家辦公。每天中午眾人散去後,蘇撒納習慣到家中的果園散步。兩個長老發現了她的習慣,散會後設法藏在暗處偷看,只恨沒有機會親近。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瑪竇福音之山中講詞,在有關廣泛正義或人際關係的六個事項中,婚姻問題佔了兩項:一項講尊重他人的婚姻,一項講夫妻該珍惜自己的婚姻。此外要知道,這系列講詞乃是新約之道德綱要,其中卻未提孝敬問題。在創前十一章之人生哲學綱要中,夫妻關係也是個重要話題,只在一個相當牽強的插曲中提了一點孝敬問題。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十三世紀開始,歐洲民間流傳一個女教宗的故事。到十六世紀末葉,嚴肅歷史家已不相信那是事實。但是這個故事之產生,卻是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在女權運動的發展史上,該把這個原來帶諷刺用意的故事,看為一項預言,即在不知期限的未來,女教宗該成為事實。

關於這位女教宗的閨名,及她任教宗職的年代,各傳說相差很遠。故事的基本情節是這樣:有位女青年女扮男裝,去雅典求學,學成後到羅馬教書,不久聲譽大振,先後曾擔任許多要職,最後當了樞機主教,又當選為教宗,法號是若望Joannes)。大概在任期第三年,某天遊行或出外散步的時候,她突然臨盆。有的故事說她因難產當場去世;有的說她雙腳被人用繩子綁起,用馬拖到城外,被群眾用石頭砸死。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人類的歷史上,重男經女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在原始社會及受基督教義影響的地區,這現象比較緩和。而在古今中外各民族中,歧視女性到惡意醜化程度的,恐怕只有古希臘人。這現象與社會結構可能不無關係,但是惡意醜化女性,主要該是因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教革命是近代所有革命中的第一炮。宗教革命的前身,是由政客發動的反教權運動。而宗教革命之能成功,也是靠政客的支持,或說靠民族主義意識。在那以前的歐洲社會是由教宗及皇帝共同支配的局面;許多王侯早就不甘心受這兩個死黨牽制。宗教革命後達成的協議是:「是誰的國,信誰的教」。

在宗教革命之後,以前之反教權情緒,逐漸變成了反宗教運動,而以法國的啟蒙派最為激烈,如伏爾泰等人;大概因為在天主教地區,教會與政府仍是密切合作的關係。啟蒙運動的結果是法國大革命。卡繆把這次浩劫的責任算在教會的帳上是有道理的:「為使這項舉動成為可能,並感覺合法,教會應負的責任最大;它的異端裁判法庭,及它與政權的勾結,使它與主人混在一起,認為有權利製造痛苦」(反抗者,一三一頁,三民)。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是以動態觀點看宇宙及人生,認為歷史及人生都是發育過程。結果聖經設想到的宇宙之根源和基礎也成了動態的。聖經信奉的上帝,是由三個平等位格構成的,因三者之間循環不息的生命力交流而成為一體。

上帝三位一體之信仰的價值,是一方面顯示出宇宙是個統一的系統,同時又支持宇宙每個東西的個體價值。上帝是多元之統一,宇宙也該是相依為命的多元之統一。這信仰對現實人生該有啟發作用。許多人傾向以自我為中心,使他人當奴隸和工具。聖經不只重視我你合作,把你提升到與我同等的地位,且要求把第三者提升到同等地位,形成互助互息的生命力三角交流系統。

文章標籤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