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能看清耶穌的真相,該從三個問題層面進行探索:客觀場景,心理反應,及耶穌經過思考後形成的理念體系。這三層問題雖然各有其本位確認評定準則,但又彼此牽制。第一層問題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範圍,如研究耶穌時代的猶太社會;後兩層問題則不能不顧場景。

  《人之子》的作者說:「我的目的不在於講述大家都熟習的教義(真熟悉嗎?見解一致嗎?),而在於寫出一個先知的內心生活。我們感興趣的……是他自己的感覺世界:自我感覺世界的發展,做一個領袖的目的和動機,他的奮鬥、弱點和失望,還有在自負和謙卑之間、責任和消沉之間、對使命的承擔和對個人快樂的渴望之間所展開的巨大的精神戰爭」(八頁,業強)。

  我們已經指出,這書的場景重建不很值得信任。然而,若不知道當時的緊張政局,怎能想通耶穌某些言論的迫切激烈語氣之原因,及其合情合理之程度呢?怎能想通他用意義閃爍不清之比喻的動機呢?若不清楚他的整體人生觀和價值觀 (所謂教義),怎能知道他奮不顧身的戰鬥不是出於非理性的狂熱呢?下面只分析一個例子,為使讀者知道,這位作者的心理分析能力也不是很強。

  瑪竇及路加福音,都記述了耶穌受的三個誘惑,情節大同小異,只是項目次序不同。既然成書較早的瑪爾谷(馬可)福音也知道這個故事,可以確定那不是瑪竇或路加編造的。但也不可能是瑪爾谷編造的,因為他不重視故事情節的教育價值,只用一句話輕輕帶過(一13)。最合理的假設是:這故事是以某種方式出自耶穌之口,因為不可能有第三者看到事情之經過。這是故事之來源問題。

  許多信徒可能認為:這段經文所陳述的,是發生在客體世界的具體事件。但是,只要看這敘述中用的象徵性字眼,例如象徵準備及考驗期的「四十」,便可知這種可能性極小;也毫無必要。《人之子》的作者認為,三個誘惑是發生在耶穌意識中的幻覺:

  「現在從未見過或者是他從未注意過的幻象來了……他內心有一個聲音嘲弄地問他為什麼不命令石頭變出麵包來……接著,又進入夢中,他覺得自己被帶到了聖廟的頂端……然而,新的誘惑一浪接著一浪湧來……想像的熱病又回來了……這一次他覺得自己被負至高山之顛,他在那裡可以俯視地上萬國……」(六十一頁等)。

  從純虛構小說的角度,該說這種構想很有創意。但你不能無視於耶穌與魔鬼 「針鋒相對」的應答,及三個誘惑項目彼此間的邏輯關係。無論這三個考試題目是在什麼時候及情況下進入耶穌之意識的,但現有之陳述格局,乃是極清醒的意識活動之產物;因為那是個牽涉面極廣的人生觀綱領,魔鬼代表負面立場,耶穌代表正面立場。

  這個行為動機分類與整個福音精神之密切關係,在瑪竇福音中最為明確:其中的山中講詞,五至七章,便是拿這三個動機當骨架結構起來的。這層問題無法在此細講,請參看拙文 「山中講詞之結構與詮釋」(哲學與文化,十三卷十期)。此文曾得國科會研究成果獎。

  若望(約翰)也極重視這個動機分類,排列順序與瑪竇福音一樣。他說:「原來世界(世俗)的一切:肉身的貪慾(物質需求,把石頭變成餅之類的生財活動),眼目的貪慾(希望別人把眼光聚在自己身上,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冒險從殿頂跳下的表演狂),以及人生的驕奢 (有權又有錢,以權貴之生活方式指權力欲),都不是出於(天)父,而是出於世界)(一書二16等)。瑪竇說是「出於魔鬼」。

  三個誘惑之項目與舊約之關係,最明顯的是耶穌之應答用的舊約字句,與魔鬼之價值觀正好針鋒相對,非常得體。這不只假定耶穌非常熟悉舊約,也不可能是他半睡半醒的意識反應。人在夢幻中的邏輯思考能力極弱,在夢中覺得是順理成章的思路,醒後卻找不到頭緒。

  許多聖經學家感到,耶穌受誘惑的故事與創三之犯罪故事,有前後呼應的關係。簡而言之,兩處都是把後面要展開的千變萬化之人生情節,濃縮為三個基本考驗項目。聖經最早把行為動機分為這三項的,正是創三之故事。其靈感可能是來自希臘神話之金蘋果故事:賄賂小王子的三位女神,各代表一種動機。赫拉神后代表權勢,雅典娜代表榮名,愛情或色情女神代表物質享受。詳情參看拙文 「創世紀的人生哲學」(高師院學報,十七期)。

  一個見地第一次在意識中浮現,都不很清楚;為能自已看清並向他人說清,須經清醒理性之整理。如果你想用故事方式表陳一項事理,則須理性再次加工。無論是神話或是使動物當演員的寓言,都不可能是原版的幻覺,而是由清醒理性包裝過的產品。而且從技術角度來說,包裝得越好,看起來越不像真有其事,越能顯示出這故事的典範或象徵意義是超越時空的,放乎四海而皆準。這是神話學的常識。(註:此文於民國8962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484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