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亞巴郎殺子祭神的故事中(創二十二),依撒格只是個道具,與他自己的人格無關。在與異族交往方面,他遇到的問題和應付的方式,與他父親大同小異,幾乎是亞巴郎之故事的簡述。他一生值得後人借鏡的,主要是夫妻關係。

在外族中求生存,依撒格顧慮的一個問題,與亞巴郎一樣,是怕妻子的美貌惹出麻煩。他為逃避饑荒移居革辣爾地方時,「那地方的人問到他的妻子時,他就說:『這是我的妹妹。』他怕說:『這是我的妻子』,恐怕那地方的人為了黎貝加而殺害他,因為她面貌美麗」(創二十六7)。

創世紀作者似乎特別重視這個話題,等於把同一個故事重述了三次(創十二及二十)。事實上男人最易為心愛的女人衝動,失去理性。幾乎每個男人一生奔波勞碌 ,都是為了女人,及她生的孩子;至於因了女人而喪命的,也時有所聞。

在外地求生存常遇到的另一個麻煩是財物。依撒格在革辣爾地方耕種,「當年就得了百倍的收成……越來越富,終於成了個大富翁」,結果引起當地人的排斥和抵制。最後當地酋長請他離境,他只好退讓。後來那酋長見依撤格是個難不倒的人物,又自動要求與他訂立互不侵犯條約(創二十六12等)。

在猶太人前三代祖先中,只有依撤格是一夫一妻,白頭偕老。雖然在全部聖經中也找不到刻意反對多妻的字句,但從多妻引發的糾紛來看,可知聖經傾向一夫一妻制,按創世紀的敘述,依撤格夫妻確是天作之合。

亞巴郎到了晚年,想到依撤格的婚事,便要忠心的老管家答應,盡力從他故鄉的親族中為兒子娶個妻子。老僕人於是帶了許多貴重禮物,去了亞巴郎的故鄉。到達時正值傍晚,是婦女出來打水的時刻。老僕人讓十四匹駱駝在井旁臥下,心中禱告說:「我對那個少女說:請妳放下水罐,讓我喝點水。如果她答說:請喝!並且我還要打水給你的駱駝喝,她即是你(上帝)為你的僕人依撒格預定的少女」。話還沒有說完,就有一位美麗少女來到井旁,她又慈善大方。交談之下,知道她是亞巴郎一個兄弟的孫女,名黎貝加。少女回家述說了奇遇,家人請老僕人來到家中,設宴招待。老僕人說明來意,家人沒有異議,少女也欣然同意,第二天便起程回家復命。

「黎貝加舉目看見了依撤格,便由駱駝上下來,問僕人說:『田間前來迎接我們的那人是誰?』僕人答說:『是我的主人。』黎貝加遂拿面紗蒙在臉上……依撤格便領黎貝加進入他母親撒辣的帳幕,娶了她為妻,很是愛她。依撒格自從母親死後,這才有了安慰」(創二十四)。

黎貝加也很會做丈夫愛吃的食物(二十七9)。他們在革辣爾地方避饑荒時發生的一件事情,最能說明這對夫妻的感情。某天當地酋長從窗戶向外眺望,看見依撤格正在愛撫他的妻子,便把依撒格叫來說:「看,她明明是妳的妻子,為什麼你說:她是我的妹妹?」假扮兄妹露出馬腳,當然是因為情不自禁(創二十六)。

夫妻感清須雙方努力培養維持,但是女方的責任可能較重,女性大都非常重視貌美。不錯,男人喜愛美女:「婦女的美麗,能使她的丈夫容貌煥發,這也是男人的最大願望」(德三十六24)。但美貌只能激起男人暫時的衝動,感情則是持久的關切。無論男女,使自己可愛才是最重要的;美貌只是使人可愛的許多因素中的一個。而且若不可愛,美麗的面孔也能變成可憎的面孔。

請看德訓篇提供的惡婦畫像:「一切惡毒都可忍耐,但不願忍耐婦人的惡毒。我寧願與獅蛇共處,不願與惡婦同居。婦人的邪惡,使自己的臉面變色,變成醜黑,有如熊臉,彷彿麻袋。她的丈夫一和近人同坐,她就不由地悲傷嘆息……惡婦使人意志頹唐,面帶憂色,心受創傷。丈夫手弱膝軟,是因為妻子使他陷於不幸」(二十五17)。

在另一方面,「有賢妻的丈夫是有福的,他的壽數必要增加一倍。有才能的婦人,是丈夫的喜樂,使他在平安中終其天年。有賢婦為妻才是一種福分;但是只有敬畏上主的人方能得到。她不論是富是貧,心神總是快樂!時常面帶笑容……婦女的溫柔,使自己的丈夫歡樂;她的明智,使丈夫的骨骼豐滿……在秩序井然的家庭裡,賢婦的美麗,有如在上主的至高之天上升的太陽;她那健康身材上所襯托的美貌,有如神聖燈台上發光的燈;她那雙在結實腳跟上的美腿,有如銀座上的金柱」(二十六)。箴言說:「智慧的婦女足以興家,愚昧的婦女親手將家拆毀」(十四1)。(註:此文於民國80524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103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jungho 的頭像
    liujungho

    反抗者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