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世紀第三章指出,人選取邪路走出於三類動機:貪求物質利益,貪求虛榮,和貪求權勢。第四章加音殺害弟弟之故事,討論的是貪財之害;第六章等之洪水故事與個人英雄主義問題相關。由此可以想到,第十一章的巴貝耳塔故事,該是關於權勢問題的。

巴貝耳塔指的就是巴比倫帝國,在第十章的族譜中已有影射:「崔士生尼默洛得,他是世上第一個強人……開始建國於巴比倫」(十8)。這故事的靈感是來自巴比倫被波斯滅亡之事件。巴比倫帝國是以高壓手段統治各弱小民族。波斯則採懷柔政策,尊重各弱小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依撒意亞先知把居魯士看為上帝派遣的使者,為使弱小民族重獲自由:「他是我(上帝)的牧人,他要履行我的一切計畫,要吩咐重建耶路撒冷,奠基重建聖殿」(四十四28)。

創十一說:「當時全世界只有一種語言和一樣的話。當人們由東方遷移的時候,在史納爾地方找到了一塊平原,就在那裡住下了。他們彼此說:「來,我們做磚,用火燒透……讓我們建一城一塔,塔頂摩天,好給我們作紀念,免得我們在全地面上分散了。」……上主說:『看,他們都是一個民族,都說一樣的語言。他們如今就開始做這事,以後他們所想做的,就沒有不成功的了。來,我們下去,混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語言不通。』於是上主將他們分散到全地面,他們遂停止建造那城」。

根據作者關心的問題,「磚」象徵的該是弱小民族,而不是個體;城象徵帝國之統治作用,塔說明極權是侵犯上帝的權利。作者利用語言分歧之自然現象,證明弱小民族各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乃上帝之意願,上帝不喜歡龐大的帝國組織。

聖經作者當時之分離主義是合情合理的。在人類未學得互相尊重之前,最好彼此保持一點距離,以免發生強暴情事。那是上帝的終極政策嗎?新約揭開了新的遠景;在聖神(聖靈,即耶穌的精神)來到第一批信徒身上時,衝破了語言隔閡,顯出各民族精誠合作的時代已經開幕:「看,這些說話的不都是加里肋亞人嗎?怎麼我們聽見他們說我們出生地的方言呢?」(宗二)。

方言之形成,是因為與外界交往太少。過去文化落後的部落,也都是因為與外界沒有或很少接觸。無論個體或群體,與外界接觸的可能結果有兩個:一是學得他人之優長,因而使自己進步;一是受到污染或破壞,嚴重者能遭到滅亡。

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特色在於能超越自己。但是個體之突破能力非常有限;人類的文化成果是逐漸積累起來的,這要靠學習與傳承,而語言是主要工具。與外界相通固然含有危險,但孤立定然不能進步;而一生不與任何人接觸的,連語言能力都無從發揮,然而龐大族群生活在一起,也不是必然直線進步;古代的巴比倫,埃及和希臘,都有過出類拔萃的表現,但未能在文化方面一直保持領導地位。一個社會的發展潛力是大是小,主要繋於採取的生活態度,或說人生哲學。

舊約早期作品的民族主義意識很強,傾向分離主義。但是猶太人所處的是個敏感地區,不得不與其他文化接觸。在這些不情願的接觸和調適過程中,實際上他們吸收了他人的優長,終於使他們的人生經驗記錄,所謂聖經,能成為以後西方文化發展的寶貴參考資料,和靈感之活泉。聖經思想在外來文化之刺激下的成長過程,無法在此說清;但有個明顯證據,可知聖經文化與其他文化有互動關係,那就是語言的演變;耶穌時代猶太人用的是阿拉美(阿蘭)語,而不是原始的希伯來語。

分離主義和保護主義,畢竟是弱者自衛的反應。語言是保存和傳播文化的工具,也是人類文化活動的第一層成果。一種語言的價值是大是小,在於與文化活動之其他層面的關係。文化是人有意識的面對生活之方式。沒有任何文化已經登峰造極,也沒有任何文化毫無參考價值。

對其他文化的開放態度,也要求對其他語言抱開放態度。聖經之能成為後來西方文化發展的動力,不是靠希伯來文原著,而是靠希臘文譯本;新約作品大部分是用希臘文寫的,因為那是當時的官話。在歐洲,小國民眾學習外語的能力較強,其他活動能力當然也跟看增強,因為他們感到自己有所不足。這正合保祿說的:「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侯」(格後十二10)。自慰和自衛心理太重的個體和社會,故步自封,是沒有前途的。(註:此文於民國80323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97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