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新約提到的人物中,迷惑後世基督徒最嚴重的是洗者若翰(約翰)。他好似不只比耶穌的徒弟們偉大,也誤導了信徒對耶穌之精神的領悟。這項誤會是時局造成的;說得更清楚一點,是因為若翰派在民間勢力極大,又十分粗野霸道,耶穌不能公開與他們對立。

新約說的若翰派,就是厄色尼派。根據死海發現的文獻,可知他們認為該有兩個默西亞(彌賽亞,救世者)。他們的創始人「正義大師」是宗教默西亞。他們通常採秘密行動,圖謀以武力推翻羅馬勢力。若翰公開傳道是為製造革命氣氛,同時物色一位政治默西亞。「由洗者若翰的日子直到如今,天國是以暴力奪取的」(瑪十一12)。他曾希望耶穌演這個角色。但耶穌受若翰之洗禮,只是為得一張通行證,使自己的行動不受若翰派的猜忌和干擾;故在受洗後,他不再主動與他們接觸。

為看清耶穌與若翰的關係,先得知道他被黑落德國王殺害的經過。國王原來無意害他,而是想利用他的聲望,擴張自己的勢力。這見解至少有三個證據。第一,看各福音的口氣,他批評國王婚姻的話是對國王當面講的,不是傳道時的公開批評,國王沒有拘捕他的理由。第二,若翰傳道的地方不在黑落德國王境內,他不能越境捕人(戴業勞,耶穌傳上冊,一一一頁光啟)。第三,因了批評國王的婚姻,若翰從座上客淪為階下囚之後,仍受國王敬重:「黑落狄雅(與國王姘居的弟媳)便懷恨他,願意殺害他,只是不能,因為黑落德敬畏若翰,知道他是一個正義聖潔的人,曾保全了他(免被他弟媳或羅馬人殺害);幾時聽他講道就甚覺困惑,但仍樂意聽他」(谷六18)。

黑落狄雅的女兒在國王生日宴會上跳舞,國王一時高興,當著全國顯要的面誓許:「無論你求我什麼,就是我王國的一半,我也必定給你!」在母親的唆使下,她說 「要洗者若翰的頭」(谷六22等)。瑪竇和馬爾谷福音都說,一聽這話,「王十分憂鬱」;但不便當眾食言,只好派人殺了若翰(瑪十四)。

上述情節,能助人理解若翰在軟禁期間派徒弟向耶穌傳話的用意:「若翰在獄中聽到了基督所行的,就派遣他的門徒去,對他說:『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政治默西亞),或是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瑪十一)。

這段問話使學者們大惑不解。按四福音之共同記載,在耶穌受洗時,若翰曾當眾表明,耶穌就是先知們預言的那位救世者。現在耶穌在民間的聲望已經很高,若翰為什麼反而對他失去了信心呢?如果假定若翰有上帝的明確啟示,知道耶穌的使命,則他的問話無法解釋。

若翰一定曾對耶穌抱有希望。但因為耶穌遲遲不採取積極行動,又正巧黑落德請他入宮商議大事,他很可能曾一度把推翻羅馬勢力的希望轉向黑落德;至少民間會有這樣的傳說,黑落德野心很大,對若翰派那套救國構想當然極感興趣。但他也很精明,耶穌說他是「狐狸」(路十三32);他知道以武力與羅馬硬拚是行不通的。故馬爾谷說,他對若翰那套構想 「甚覺困惑,但仍樂意聽他」。

若翰知道黑落德無意武力革命後,把希望又轉向耶穌。他等於說:「我知道黑落德不是默西亞,你為何不快採取行動?」耶穌知道他的心意,但為避羅馬人的耳目,他不能直說自己沒有政治野心,只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把若翰已經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重述一次,即對窮苦人的具體救助。最後他加上一句:「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的」,意思是「對我的表現不感到失望的是有福的」。

若翰派來的徒弟走了之後,耶穌向在場的聽眾提出了他對若翰的評語。耶穌顯然不願若翰知道這些評語,以免形成公開的對立。若翰早已胸有成竹,不可能承認自己的路線錯誤:說得難聽一點,他已不可救藥。但在聽眾中,一定有許多同情若翰的偏激愛國份子,所以耶穌的措辭極為婉轉詭譎,用了一大堆有障眼作用的字句,只有聰明人能摸清耶穌的用意;但是聰明人也該知道,某些愛國方式其實是禍國殃民。公元七十年的戰爭結局是鐵證。

「你們出去到荒野裡,是為看什麼呢?」這些都是障眼字句。並暗示若翰選的地點是為遠避社會當局。下面的話是故意誇大不實:「在婦女所生者中,沒有興起一位比洗者若翰更大的」。最後與梅瑟及先知對比的話有諷刺意味,可視為他偉大的理由,也可視為他藐小的理由:「因為眾先知和法律(即梅瑟)講說預言,直到若翰為止」,即他們只限於預言將有理想社會出現,若翰卻要以武方實現。

無論如何,「天國中最小的也比他大」。像在講論其他微妙敏感問題時一樣,耶穌也用這句話結束:「有耳(會聽)的,聽罷!」(註:此文於民國81426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152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政治默西亞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