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雕刻家,經過了長時間的磨練,體會,終於創造出絕佳的藝術品。瑪爾定夫婦也要等到他們生命的晚年,才完成一部永垂不朽的傑作。可是,德蘭在四歲半時,慈母便離世了。在這短短的四年半裡,媽媽的面容已深深地鐫刻在她的腦海中。她在《靈心小史》上寫道:

  「我思想的早熟,完全是好天主的殊恩,他將我童年的往事,清晰地刻劃在我的記憶中。那時的種種都還鮮明地擺在眼前,好似昨日的事,耶穌這樣作來,無疑是叫我知道他賞給我的是怎樣難得的好母親。」

  她的自傳,固然將母親慈祥的面孔,擺放在我們眼前。而母親的信函,也將聖女的童年趣事,娓娓道來。瑪爾定夫人的通信,包括八十二封致里修弟弟的家書,及四十七封寄給就讀往見會學校的兩個女兒,量多而質佳。

從她的信中,可看出她的判斷力堅強而明智,沒有絲毫的無理袒護,或自私的想法。這位高貴的婦人聰明忠誠,再加上她那獨特的寫作技巧,將自己孩子的天資與性情,根據不同的傾向、弱點及進步情形做精密的分析。

  她給弟弟及弟婦的信,語氣比較莊重,且言簡意賅。對寶苓則截然不同了,因為她要媽媽寫長信,果然這些信的內容比較輕鬆,記述卻更詳盡,還有一些富於教育性的小故事蘊含其中。但有的地方,我們也可以看出她寫信時,是煞費苦心,這或者是為了要更能適合孩子的瞭解力。

無論如何,她的真實、坦白是隨處可見到的。至於她臨終前,將小妹妹託付給兩個大女兒照顧,並表示她對她們的信任與期望,更是感人的一幕。相信不能再比這些信件更有價值的考證材料。

  德蘭因是最小的孩子,成了全家的寶貝,瑪爾定夫人曾說:

  「我得了這個女兒,真是幸福極了!似乎我不曾像愛她一般地愛別的孩子,只因為她是最小的一個。」

  「我的天主若不幸叫我失去這個孩子,將要如何悲傷呀!至論她的父親,更是像敬神般服待她,他每天從早到晚為她操心,是從未見過的勞碌。」

  姐姐們也同樣地讚美她,瑪麗這樣給寶苓寫道:

  「妳定想不到她是多麼好玩,多麼美麗。在這『花朵』前,我只有欣賞、讚美,大家都爭著吻她,我很怕有一天有誰偷著將她吞沒,而成為熱吻下的犧牲者。但她因習以為常,對我們的愛撫,看似不注意。寶苓每次見她那種不在乎的神情,便哀怨的對我說:『妳倒會消受,又是誰該欠妳的呢?我們為什麼要看德蘭的臉色!』」

  這樣一來,我們豈不縱容她,使她成個任性的孩子?幸好父母重視品德教育,以及她善良的天性,使她朝真善美的境界前進。

  她的智商極高,還不滿三歲,也沒正式拜師,卻已會認字母、背誦寓言童話及唱兒歌。後來,她哭著要和四苓姐姐一塊上課,家人扭不過她而依了她。她便靜靜的坐在那裡,手上雖忙著串珠子,小腦袋卻不停的工作,這樣隨班聽讀,她竟記住好多歷史故事。四歲時居然能解釋「全能」,「可憐的替罪羔羊」等名詞。她那北方口音,再加上大人的口氣,每每逗得父親開心的微笑。

  德蘭的心思敏銳,細膩,自認多情善感。「誰也想不到我是怎樣地愛爸媽,我曾用盡各種方法向他們表示我的愛。」這是她後來寫的。瑪爾定夫人也說過:「她是個很易受感動的孩子,為了一點小事她會流淚;姐姐不在了,媽媽不愉快了,她都要流淚。只有四姐譴責她不用心照管洋娃娃時,她毫不介意。」

  更值得我們讚賞的,便是她那忠誠、正直了。她坦白的揭露自己的一切過失,即使是最小的一個瑕疵也不隱瞞。瑪爾定夫人常談起小德蘭認錯的小喜劇,在《靈心小史》中也提到這點:有時發小脾氣;或是向誰說了不愛聽的話;甚至打碎了一件器皿;弄破了屋中的任何裝飾品,她都快快的跑到爸媽跟前陳述,好似一個願意補過的罪犯。而每次得到寬恕後,悔過與感動的情緒便充滿她的心靈。」

媽媽說:「這個小東西,即使你給她全世界的財富,也不肯說一句謊話。」「我的德蘭,真是個可愛的孩子。」「她美麗如琥珀,卻又誠實,又活潑。」

  她沒有一點毛病嗎?這是失於武斷的話,但若說有,也只是一點點。瑪爾定夫人為了給寶苓寫信的資料,曾細心的觀察她的發育過程,也只能收集些微可以責難的芝麻小事。某次德蘭與四姐玩的時候,姐妹間吵架。媽媽的記錄為:「因為不合她的意思,她便以為一切都完了!看她那生氣的模樣,真使人愛憐,我不得不溫柔的安慰這小娃娃(還不到三歲)。」

  聖女從媽媽的信中,找出童年趣事:「我們到孟鎮看舅媽,舅媽給我兩枚糖做的指環,我想另一枚要給四苓。在回家路上發現少了一枚,儘管我誠心分一枚戒指給姐姐,卻不由自主要將那枚丟掉的算姐姐的,我仍有私心。」

  「還有一次,媽媽叫我穿那件有花邊的淺藍衣裙,怕我被陽光曬傷,不要露出手臂。我的外表沒反應,心裡始終不以為然,覺得如果能露兩臂,一定顯得漂亮多了。」

下邊是德蘭三歲四個月時的一幅寫照:

「這個小東西,我真不知怎樣對付她才好。人雖小,主意倒很大,她的確是個聰明的孩子,卻非常倔強,她如果說『不!』怎樣都不讓步,就是關在地窖一天,她寧願睡在那裡,絕不屈服。」

  有些傳記作者,根據上一段文字,認為德蘭的個性傲慢,對她作負面的評論。其實這是媽媽寫給寶苓的信,內容要使女兒感到興趣,不免以誇大語氣,將小事放大幾倍。事實上,德蘭從未受過關在地窖的處罰。這裡寫的,更好說是對小孩子本能與天性的一種自然觀察。

  最後,我們承認她是個易受感動的孩子,她也曾深刻的感覺到自負與要強,並有不平凡的意志,還需要有人來指導她,怎樣可以利用這些性情,來博取她熱愛的爸媽及好天主的喜歡。

她曾假設:「我確信,以我這樣的天性,若不是有聖德的父母來教育,必會成為很壞、很壞的孩子,甚至永遠喪亡也未知。」畢竟這只是假設,但我們若曉得:「善之腐、惡之極」那句俗語,便知他的假設並非出於無稽之談,所以,我們面對德蘭的這份豐饒天賦,可以大膽的結論:「這是教育的最大成就。」

        德蘭不是天生的聖女,也不是個沒有慾望,沒有主張,隨遇而安的修行者。她的天性具有英雄氣質,但是原罪的毒素,也能將她導入絕境與深淵。她所以能發揚人格特質,走上成聖的大道,該歸功父母和姐姐的教育及潛移默化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