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讀哲學時,我修過一年希臘文,每週一小時。雖然考試成績不壞,但自知沒有打好基礎。當初想不到日後的研究工作,會與希臘文發生關係,就沒有再進修。到了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連字母都不會讀了。去年暑假寫「山中講詞之結構與詮釋」時,終於嚐到了不會希臘文的苦頭。

瑪竇(或馬太及路加福音,都有「山中講詞」這一段記載。學者們皆視之為基督徒之道德觀的綱要,可見那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經文。然而這篇綱要有個極嚴重的缺點,就是結構不清楚,前後不連貫,很難確定每段話的真正用意。瑪竇福音是如此;至於路加福音,就更雜亂無章了。三十多年來,我一直思索這個問題,隨時留意相關的資料。

在動筆的時候,關於瑪竇之「山中講詞」的各種問題算是都想通了,只有第七章第十二節,仍不知如何處理是好。過去學者們都感到這段話放的不是地方;但他們既然認定第七章全章根本就沒有中心話題,所以問題不很嚴重。但我主張第七章有個主題,即權勢和權威,所以把第十二節看為「錯簡」極不甘心。

在香港聖公會的聖經裡,第十二節是這樣翻譯的:「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這是非常著名的一句話,西方人稱之為「金科玉律」(The Golden Rule)。然而這段話的後半句,在結構上本身就含有難題。與上半句的觀念不易連接起來。上引譯文最後三個字「的道理」,乃是譯者加上去的,是原文裡沒有的。Good News Bible外加的字是……the meaning of……。

我有一本希臘文和拉丁文對照的新約聖經,那裡提供了有關古抄本的資料。我早就看到了後半句話的第一個字在古抄本中有點差別:在現在通用的版本中是 outos,而在另一些古抄本中則是outws。但因為不懂希臘文,我一直以為那是一般的筆誤,沒有想到差一個字母 ,就成了兩個不同的字。去年暑假我終於想到該看看字典,結果發現小o,是代名詞,意思是「這」或「那」;而大d是副詞,意思是「這樣」或「那樣」。一切難題於是迎刃而解。

按我的主張,瑪竇第七章的統一主題是「權勢與權威」。第一至第五節說,「不可批評他人」,因為恐怕你還不如別人好,沒有資格指導他人的行為。第六節「不要把聖物給狗」等句,是說你的勸告縱然合理,對他人有益,也要先看對方是否可教;不然的話,便可能好心不得好報,他可能「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既然如此,迷途的人就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了嗎?從第七節起,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那裡先說尋求真理的責任:「找的,就必找到」。第十二節說的是傳授真理的責任。上半句的受格關係代名詞指的是第十一節說的「好東西」,即是人生真理;下半句該譯為:「法律(或律法,指的是梅瑟或摩西)和先知們就是這樣」,意思是「他們就是把自己得到的真理,傳授給他人」。所以第十二節與上文的思路關係相當明顯,那不是錯簡。可奇怪的是,兩千來年,就沒有人看出這條思路。我發現的三分任意角之作圖方法,也是極簡單的問題,也是兩千多年沒有人找到。有人說我的運氣好。我不能否認,雖然知道那不是只憑運氣。

正在高興的時候,心中又起了疑問。如果後半句的第一個字是代名詞,動詞「是」當然是第三人稱單數;但如果那是副詞,「是」該是第三人稱多數。學者們一致認定那字該是代名詞,是不是因了動詞的關係呢?還好,我有一本希臘文文法。在我會的現代西方語文及拉丁文中,「是」乃是個非常不規則的動詞,文法書中都列出它的變化表。但打開文法後,我大失所望:希臘文的「是」似乎不是出規動詞,文法裡沒有它的變法表。我一時當然無法把有關希臘文動詞變化的文法都研究清楚,已想到可以向何進丁老師求救。這時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拙笨但很簡便的方法。聖經中用「是」的句子很多,比對一下就知道了。我終於確定出,希臘文「是」之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和多數都是estin

從這事件中,我得到了兩層教訓。第一,對什麼問題若感興趣,一定要多收集相關之書籍,包括一般所謂的工具書在內。現代的圖書館雖很方便,但不一定有你所需要的資料。關於聖經古抄本的書,在全國各公立圖書館中恐怕就找不到;希臘文法也不易找到。而且圖書館的書,總不如自己手邊的書用起來方便,省時。

第二,只有書不夠,還要有某個程度的學識相配合,否則等於是無字的天書。在工具性的學識中,主要的首先是語文能力。至於什麼語文比較重要,須看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對一般的學術研究來說,希臘文並不是必備的學識;但若研究聖經,那就是很重要的工具。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懂,有時不得不向別的專家求助。當初翻譯「哲學淺論」時,我就曾向成大物理系學生,問過有關光波和音波的問題。但是向他人求助,一般只能限於相關單純的問題,最好以是非題方式提出。若太複雜,對方縱然有能力,也不一定有興趣花費時間解答你的問題。但是研究工作最重要的一點,是須會發掘問題。而你須對其問題有了相當程度的理解,才能對前人的主張感到不滿。白痴對什麼都沒有疑問,也無力解答任何問題。

(此文約寫於民國7376年代,劉老師擔任導師時,在該班的班刊中發表。)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