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經主張恩愛是生命之根源和原理,認為耶穌是上帝以人性方式實踐恩愛原理的完美表現。這類見解只是信以為然,沒有逼人非承認不可的明顯證據。

  若望說:「我們認識了,且相信了天主對我們所懷的愛」(若壹四16)。他想的是耶穌的表現:「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壹四9)。然而「恩愛」本身就是個信仰問題,看不到,摸不到,永遠跳不出信以為然的範圍。

外表客觀事實之意義,常是模稜兩可,曖昧不清的,因了主體之情緒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所以有人認為生命是個生長過程;另一些人則認為生命是死亡過程,出生是走向死亡的第一步。有人看到世界上到處是生機,也有人感覺到處是殺機。不過這一道難題,按理論還不難克服。一個原來不存在的東西,根本沒有權利要求存在。你若承認存在是個利益,只要得到一天的存在也是純受益,該感到高興。對宇宙之生機感到悲觀.是企望過高的反作用,是愛產生的恨。而且這種情緒並不能使存在更加充實,反而對生機有破壞作用。

有些人把宇宙的一切景象和變化,看為機械式的因果互動之必然效果。任何事情的發生(至少在自然界),都是理所當然的,不得不是那樣;所以各東西彼此之間,既沒有恩,也沒有怨。近代科學指出,有形世界是有限的,故此有個起源問題。為能堅持機械式解釋,似乎該假定宇宙是循環的。但是循環的宇宙觀也好,純機械式的宇宙觀也好,都沒有絕對明確的證據,而是取決於一個選擇。而這選擇,多次又取決於近身的生活感受。

在另一方面,縱然自然界是受必然因果關係之支配,仍不足以推翻人有某個程度自由支配自己的能力之體認。為逃避道德意識造成的精神壓力而選取機械式的宇宙觀,只使弱肉強食的現象成了合理的;行善沒有功,做惡也沒有過,有能力的可以任意欺壓弱小而心安理得。

聖經主張,有形之宇宙不是必然該有的東西,而是上帝自由決定創造的,是上帝之恩愛精神的產物。這主張能用純理性方法證明嗎?縱然可能,也是一條漫長多歧的思路,只能當職業哲學家的消遣話題。聖經作者看的清楚,不浪費精力,一言道出問題的關鍵:「因著信德,我們知道普世是藉天主的話形成的,看得見的是由看不見的化成的」(希十二3)。簡而言之,一人能否看出恩愛是宇宙之根本,取決於他的精神狀態,取決於他的人格抉擇。而且現實生活中的每一步決定,都使靈性的眼睛變得更明亮,或更昏暗。

現在回到耶穌的問題。說他是「天道」之化身等等,當然不可能有明顯的外表證據。就連他的行動是否真是出於愛,或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動機和陰謀,以及他推行的那種愛對社會及人類整體究竟有建設或破壞作用等等,都不是一眼可以看出來的。

然而在另一方面,耶穌只用了三年時間,便把原來為升官發財而追隨他的一批青年,訓練成了為他的理想效命的烈士,以後各時各地又有更多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這也是值得分析的事實。最簡單的解釋,是他的理想能滿足人性自我超越之需求。

「人生活不只靠餅」(瑪四4)。物質需要之滿足,不能使人得到圓滿的幸福,他更需要價值感或「被肯定」。為有價值感,有兩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一是虐待狂的方法,即強迫他人肯定你的價值;故此許多人追求各種權勢和地位。但暴君是孤獨的,強暴不能使對方承認你偉大可愛,所以需要用公共利益或服務等名義蒙起自己和他人的眼睛,不容有人置疑。

另一種是自虐狂或賣笑的方法,以表演和賣弄吸引他人的注意,給你鼓掌。但這感受是短暫的,有曲終人散的一刻,所謂大眾情人,是自作多情,其實無人知情。表演只給人短暫的陶醉和自憐式的回味,但壓不住空虛感的威脅。明星自殺的數目相當可觀。

最真實之價值感,是在他人需要你,而你真心關切他人時方能得到。母親在全神貫注於照顧嬰兒之需要時,會感到自己是世上不可取代的人物。如果她再知道那就是此刻上帝交給她的使命,並絕對支持她的行動,那種價值感便圓滿無缺了。她的價值感和喜悅真實不虛,是因為她此刻不是以自我為宇宙的中心,她超越了自己。但一有功利觀點介入,因為所關切的對象貶了值,關切者也跟著貶值,喜悅之情便也有了陰影。(註:此文於民國781111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 32 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