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據路加說,耶穌某天禱告後,徒弟請求教他們禱告。瑪竇記載的禱告詞內容 (天主經,主禱文),除了開頭的稱呼外,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的三項願望是為宏志,是關於真福八端的第四組問題,「締造和平」。第二部分的三項祈求,是按前三組之事項和順序(瑪六9等)。

開頭的稱呼說「我們的天父」,而不說「我的天父」,是為使信徒不以自我為中心,開展關切情懷。接下來的三項願望,是關於同一個問題的三個境界,即上帝之旨意的實現,或說天國之建立,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願你的名被尊為聖」,是認知和感情層面的心理狀態,等於希望人類都承認上帝是宇宙萬物的主人。「願你的國來臨」,屬於實際行動層面,願大家都按上帝之旨意行動,實現理想社會。但是所謂「國」,原則上是指外在的統治作用,主體多少是處於被動狀態。「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是人與上帝完全一心一德的精神狀態,不再含被動勉強的意味,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第二部分的三項祈求,是針對日常生活中的三個問題,即真福八端的前三組問題,也是三個誘惑之事項。雖然這是個人的利益問題,但每項祈求都配上了相關的教育性字眼,為培養面對這三項問題的正確態度:

「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顯然這是關於人的物質需要,不只限於食物問題。其中的教訓,則含在「日用的」和「今天」幾個字裡。關心物質需要是合理的,但不可有貪心,不該過分焦慮:「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及其正義,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瑪六31)。大家若不講道義,誰也沒有保障。

古代註解家(如奧斯定),多主張日用糧指聖體(聖餐)。且不管聖體與人的物質需要有何關係,這種高妙見解一定轉移信徒的注意力,妨害人對物質需要之正確態度的培養。物質需要是個重大問題,影響至廣至深。貪婪固然破壞正義,但是輕視物質價值的智者和賢者,也是社會走向完美正義的阻力。「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

「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恕得罪我們的人」。這是為促進人和,而人和繫於感情。在人際關係中,扶弱濟貧,比包容和寬恕容易。在前一情況你是主動者,能自由支配局面,有成就感和榮譽感。在後一情形是他人牽制你,你須讓出一部分主權;對方若比你優越,使你更不甘心吃虧,總想設法給他一點顏色。

記仇多次是把面子看得重於實質。但是彼此苛求即最傷感情,破壞合作及歸屬感。新約一再強調寬恕之重要:「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路六37等)。這類帶交易色彩的勸言,意境似乎不高,但實用價值極大。你若能與身邊的人和平相處,互相接納,就不必去遠處印證你的身價,也容易相信上帝接納了你。

最後一項祈求的字面不容易懂:「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若沒有三個誘惑及真福八端當參考,很難想到這是關於權力欲的問題。新約論到權勢問題時用字都很模糊,是為避免當權者之誤會猜忌。

「凶惡」之希臘原文是形容詞當名詞用,能是陽性或是中性。中性是指「壞事」。若為陽性,學者都主張是指魔鬼。「誘惑」原文是單數,不該泛指三個誘惑,指權力欲最為合理。按三個誘惑之敘述,財物及榮耀都不是魔鬼隨意支配的東西,只有權勢是完全由他控制。路加的用字比較清楚:「魔鬼引他(耶穌)到高處,傾刻間把普世萬國指給他看,並對他說:『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全交給我了;我願意把它(單數代名詞)給誰就給誰』(路四5)。所以「凶惡」在此該是指魔鬼的走狗,仗勢欺人者。

此外在許多古抄本中,在第三項祈求後緊接著有這句話:「因為國度,權力和榮耀,永遠是你(上帝)的」。縱然這不是原文,仍不失為最古老的註解。所以第三項祈求的意思是:「不要讓我們陷入權力欲之誘惑,但也不要讓我們受到有權勢者之迫害」。這話不只指政治性的權勢;在任何場合都有支配欲較強的人,在教會內也是一樣。

由上面說的,可見這篇禱告詞的教育字句佔了四分之三。低級巫術宗教關切的是我要得到什麼;高級宗教的關切重心是我該做什麼。孔子也說:沒有使命感,不能是個正人君子:「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註:此文於民國811219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186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