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大專院校教書的,一般都有動筆的機會和需要,至少為寫升等論文。筆者過去無論寫的或翻譯的作品,皆為長篇,有的是專書。在「西子灣」寫聖經專欄,算是新的經驗。有機會為沒有時間或沒有耐性閱讀長篇論文的讀者,提供一些反省人生問題的資料,引起一點疑問,是頗有意義的事。
過去所寫有關聖經的論文,皆是有話想說,對傳統主張有所不滿。此一系列論文尚有三篇待寫。希望在暑假完稿的,是「保祿的情理與法理」,副標題為「原罪學說批判之二」,大概將在「高雄師院學報」第十八期刊出。這些論文及專欄的觀點是純個人的,不代表也不依附任何教派的官方立場。
溝通思想,是合作的先決條件。祝望在「西子灣副刊」,永遠能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民78年5月12日的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此篇係「聖經今看」甫登場時所寫的)
(作者:劉俊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