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許多大學生開始(起初)認為選了一門普通心理學,就可以了解人類的行為、心理、性格成因等等,結果認為這門課只重覆(複)敘述一些枯燥無味的白老鼠、鴿子等等;而主修心理學的學生也常反映這種無奈和挫折感」(宗教與人生,八十八頁,空大)。

上述之困惑主要是行為主義派心理學家造成的。他們迷信所謂的科學方法,只看重能以數據掌握的表面事實,結果只能處理屬於末梢的零碎心理現象,而無視於人對任何刺激之反應,皆是整個人之反應。所謂整個人,不只指整個身體,也包括他過去的所有體驗、形成的觀念,及養成的習性等等。

西方的醫學也曾有過類似的趨勢,即是把每種疾病只看成身體某孤立部位的問題。現代許多醫生已經注意整體關係,知道連屬於心理層面的生存意志,也影響某些疾病的發生,及治療效果。在心理學界也有人重視整體觀點,如病態心理學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等。然而在這層問題範圍,也呈現一片混亂,因為在人性論方面大家尚未達成共識。這裡只討論宗教意識與人格成長之關係。

佛洛伊德「認為性慾的發展就是人格的發展,而宗教正是為了解除在此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常和戀母情結關連。人的潛意識有敵視父親及弒父奪母為妻的衝動,人為了要補償潛意識中對父親的歉疚,於是在內心塑造理想的『父親形象』,而神正是理想父親的代替者」(同上,七九頁)。他認為宗教使人格發育停留在兒童階段(哲學百科全書,佛洛伊德條,英文版)。原來也是研究病態心理學的存在主義哲學家雅士培,雖然是有神論者,對「制度化宗教」也沒有好感。

這些人的見解雖然不是毫無根據,但顯然含有所謂的「職業偏差」,是以偏概全:他們所接觸和關心的實例,都是人格整合失敗的個案。專門以宗教史上的名人為研究對象的詹姆士,得到的結論正好相反(宗教經驗之種種,環宇出版社)。許多心理分析家也不認同佛洛伊德的宗教見解。

佛洛伊德是以道德名義批判宗教。他強調健全道德該是以事實知識為基礎,以合理性及真實性為前提。宗教(該說西方傳統的制度化宗教)則把事實與想望混為一談;我希望是這樣,所以就該是這樣,根本不顧事實條件,只靠權威因襲著世世代代累積的不合理傳統。這樣的道德規範遲早會失去信用。

在理論範圍,上面的批判是有一部分根據。在傳統基督教中,有許多因受希臘厭世心情影響而形成的道德觀點,確實既不合常情,也不合福音精神。傳統基督教義的道德精神,有時還不如舊約的禮法靈活合理,特別是關於性生活方面的主張。近代許多西方思想家雖然不是無神論者,但不肯接受傳統基督教義,多是因了道德理由。

不相信有上帝,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使命感;人成了自己的絕對主人。說「若沒有上帝,什麼都許可」,固然不全合事實;但是「合理性」並不必然產生義務感。理由與動機不全是同一回事;只有主觀的理由或自己在意的理由是動機,產生動力。此外,事實知識也不構成動機,雖然行動該尊重事實知識。就整體而論,交通規則是合理的,對大家有利;許多人不自動奉守,都有自己的理由。

許多人無力理解某些道德規範根據的實際理由。這時就得靠權威維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權威有時會提出不是真正理由的理由;這類理由多次又確實比實際理由有效。許多父母會對小孩說:「不可在馬路上亂跑,否則汽車把你撞死」。但怕撞死不是守交通規則的正確理由,也不使人真心尊重交通規則:我有能力不被汽車撞死,或不被警察抓到,就可以亂跑。

在道德生活中,良好習性是極重要的一環。習性的養成是靠一再重複同一種反應方式。如果你很現實,計較每次的行動是否值得或理由充足,便不可能養成良好的習性反應。這也要外加的理由或動機支持及協助,需要「作做」。

傳統基督教義中不合理的道德見解,一部分是來自希臘的厭世哲學,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教會只注意無知大眾的道德教育,結果形成權威比真理珍貴之心理。其中也有一點偷懶的心理。說「這個是罪,那個是罪」,用起來非常方便,卻不想會給膽小的造成不合理的精神壓力;有點小聰明的又覺得教會是騙人的,特別在多元化社會。

西方傳統宗教的教化方式雖然不全合理想,但與其他文化或宗教意識塑造的社會相比,仍然功不可沒。然而教會的天職是當先知先覺者,而不是守成,故不該只依恃權威和傳統。羅馬新推出的《天主教要理》,法文版有七百來頁,一年售出了五十五萬冊;可見大家對教會的指導,仍抱著殷切的期待。(註:此文於民國83122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241。)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