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說:「你們不要被稱為辣比(老師),因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弟兄……」(瑪二十三)。這大段話是為使人間的權威相對化;耶穌要建立的是個民主團體,他推展的天國或理想社會是民主社會。教會初期的民主精神表現之一,是信徒進修的方式:信徒聚會時,先宣讀一段聖經,然後大家自由發表感想;這是與上帝溝通,同時也是彼此溝通(格前十四 28等)。另一個民主表現,是以會議方式處理牽涉較廣的行政問題(宗十五)。教會領導階級以選舉方式產生,也是民主精神的表現。

基督徒第一次運用選舉,是為填補出賣耶穌的徒弟猶達斯留下的空缺:大家先推出了兩位候選人,「他們給二人拈鬮,瑪弟亞中了鬮,就列入十一位宗徒之中」(宗一15)。第二次選出了七位執事,負責救濟工作(宗六),選舉權及被選舉權以後逐漸確定,各地的演變情形不一。最有名的恐怕是聖盎博被選為米蘭主教的經過。

聖盎博(Ambrose340-397)出身羅馬貴族,受了很好的教育,宦途無量,但一直未成為正式信徒,只是慕道者。三七四年米蘭主教去世。為了新主教人選,正統派與阿里烏斯異端派相持不下,皇帝令盎博去維持秩序。他到現場後,人群中有人(小孩?)喊說:「盎博當主教!」頓時一唱百和。他推說不是信徒,而且有官職在身;但扭不過大眾的意願,最後還是接受了。從受洗到祝聖為主教,在幾天的時間補完了一切宗教儀式。

盎博當主教二十四年。因了他的學識及過去的行政經驗,他成了那時社會良知的代言人。三九O年為懲罰希臘某城的暴動,皇帝下令屠殺了許多無辜群眾,盎博要求他公開認錯贖罪;皇帝考慮了一個月,決定屈服。事後皇帝又自動頒布了一道法令:死刑確定的,在一個月後方可施刑。到了一千多年的今天,我國還沒有一個能約束濫用政權的精神力量。

在原則上,教宗是羅馬的專任主教,兼任教宗;在教會初期,選舉教宗是羅馬地區的私事。每個地區的正權主管是主教,因事務需要逐漸增加助理人員,即神父及六品執事。後來各主教區又分成較小地區 (所謂 「堂區」),交神父管理。較大的堂區也能有助理神父或執事。自第九世紀開始,當主管的神父及執事在羅馬被稱為樞機。

大致上,主教是由該區全體聖職人員選舉產生。此外,鄰近教區的主教有監督權,在某些地方也可能有投票權。在目前祝聖主教的儀式中,仍留有鄰近主教之監督權的痕跡:儀式須由三位主教主持。一一七九年的羅馬會議規定:只有樞機神父,樞機執事,及羅馬四周七個教區的所謂樞機主教,有權選舉教宗。

樞機名位是由教宗指派,人選原來當然都是羅馬地區的聖職人員。後來隨著羅馬干預整個教會事務之能力及權力的擴張,樞機人選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主義式微,教會開始指派傳教地區的本地主教當樞機。我國田耕莘樞機是第一位;接著印度、日本及非洲等地都有了樞機。

由已故教宗指派的樞機選舉接任的教宗,在現代人看來似不夠民主。但有一個長處:容易維持教會的統一,不致使教會的政策有太大的突然變動。一般說來,樞機都是在行政或學術方面有些成就的人;由他們決定的教宗人選該不會太差。

上述之選舉運作方式,也出現過一些危機。首先在樞機人選之指派方面,有的教宗因了私情,曾指派不適當的人當樞機。在文藝復興時代,許多樞機的操守大有問題;有人十多歲就當上樞機。聖加祿(Charles  Borromeo1538-1584)二十二歲時就當上了米蘭的樞機主教,在今天也是不可思議的事。好在他未辱他舅父教宗比約四世給他的使命,後來被教會冊封為聖人。

在教宗之人選方面,最大的一次危機史稱「大分裂」;在十五世紀初,同時產生了三位教宗,各有一群樞機支持。這次危機在一次會議中解除,由在場的二十九位樞機,及五個國家的代表(每國有六票),選出了瑪丁五世。原來在羅馬的教宗自動讓位,另兩位被大會免職。在法國的教宗不肯屈服;但幾年後去世時,只留下了一位樞機。這樞機遂自選為教宗,但是無人理他,大分裂之危機就這樣平息。

為維持教會的統一,使不致陷入分裂後再組合的惡性循環,目前還想不出更好的選教宗辦法。天主教目前的龐大組織及運作方式,是在挫折中摸索著逐漸形成的,可以說得來不易,大體說來值得珍惜。在一則幽默故事中,一位猶太人感嘆說:「想當初,他們只是以一頭借來的小毛驢起家呀!」(瑪二十一)。(註:此文於民國83115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240。)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主教 教宗 選舉制度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