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成為正規的佛教徒,須經過「三歸」的儀式,即是請一位僧尼作證,宣誓歸依「三育」。若與基督教義相比,「歸依佛」相當於「歸依基督」:「歸依法」等於「歸依教會官方的教義」,但說「歸依聖經」較為正確;「歸依僧」大致等於「歸依教會的領導階級」。

這裡要挑明的是:佛教徒比基督徒重視個體對個體的師徒關係,迷信個體權威。這現象不是出於偶然,其根源在於佛教追求的理想是個人主義的解脫。而聖經在猶太人祖先亞巴郎的故事中,就點明了造福人類之理想(創十二)。在這種情調中,個體之智慧及行動能力的價值自然降低,連耶穌本人也不例外。

耶穌說:「我本來還有許多事要告訴你們,然而你們現在不能領悟」(若十六12)。聖經的智慧,是為指導建設現世的行動;除了一些大原則外,細節只有在某些具體社會條件出現後才能想通,不能只靠師承。他又說:「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做比這些更大的事業」(若十四 12)。在現代科技的協助下,許多信徒在救助他人的行動方面,顯然能超過耶穌所做到的。

基督徒須備有的知識沒有止境,但是他該握有的基本知識又極淺顯易懂。耶穌為訓練他的接棒人只用了三年的時間,而這些人又不是原來已備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學識。天主教要求準備當神父的人,除高中學歷外,至少再修兩年哲學及四年神學;從事特殊工作的神父,另外再修其他相關科系的課程。這是社會情勢使然,不是不合理。但關於課程內容,卻有值得商討的地方。例如行政及法律科目該減少,加重心理學科目。在人手不足的情況,該考慮減短訓練時間和課程,並加強修女的神學素養。

基督徒該備有的知識不能只靠師承,因而集思廣益成了信仰成長的必要方法。從教會初期,信徒進修的方法便是每星期天聚在一起研讀聖經,為吸取古代賢哲的智慧,也是為彼此交換生活體驗和見解,因為每人都有資格發言(格前十四27)。一個重視對外行動的人,該知道各種高明見解,也該知道他人的非理性情緒和偏見,行動時該盤算在內。近幾世紀基督徒在其他古文化地區的傳道工作進行不順,主要因為他們一直在自言自語,宣讀外人很難摸到頭緒的教條。

國內某大學有學生向學校當局抱怨:有些老師講個人意見太多。如果是指與課程不相干的意見,則抱怨合理;例如上語言學的課而講當前政局。但如果老師講的是與該課題相關的意見,那是他的權利,也是責任。按大學法的規定,一位老師若寫不出「有創見」的論文,根本不能升等。但許多學生只願死記標準答案,至於這答案或結論是怎樣得來的,又可靠到什麼程度,都不想知道;他們不願意學習獨立的思考和批判能力,不重視不同的意見。

多聽不同的意見,其實是尋求真理極重要的過程。兒童的吸收和調適能力有限,在小學低年級由一位老師包辦所有的課程是合理的。但是隨著吸收能力的增強,該逐漸使他多接觸不同的老師。在大學的環境方面,許多人知道完整大學優於獨立學院,因為能使學生接觸到各不同知識領域的信息,培養開闊的視野和心胸,而不成個井底蛙。可惜近年在大專院校開設的「通識」課程,多不受學生重視,特別是學理工的。後者只重視謀生能力,人文學素養恐怕還停在小學程度,卻自以為高人一等。

基督徒集思廣益的另一個方法是會議。這是處理牽涉較廣之行政問題的方法。按新約記載,信徒第一次舉行會議,是為解決猶太與非猶太基督徒該共同奉守的禮法問題;決議採取了寬大立場:非猶太人不必奉守猶太人的傳統禮法。史稱這次會議為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宗十五)。按福音精神,會議該是溝通和協調的方法。可惜教會在羅馬帝國成了合法組織後,會議成了打壓弱勢族群的里程碑。一元化主義造成的最嚴重後果,是羅馬教會與東正教及西方革新教派的兩次大分裂。

為對付宗教革命造成的局面,天主教召開的那次會議,是一元主義最後一次垂死的掙扎。從那時到本世紀五十年代,是天主教內部最團結、紀律最井然有序的時代;但同時教會對思想界及政治界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小。直到本世紀初,西方思想界的反宗教情緒才逐漸退燒。我國思想界對宗教的見解,比歐美正好落後了一個世紀。

耶穌說:「至於你們,卻不要被稱為辣比(老師),因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兄弟……也不要在地上稱(外)人為你們的父……你們也不要被稱為導師」(瑪二十三8)。這不是說不該向他人學習,而是說不可迷信個體權威。而在理想社會,「不需要燈光,也不需要日光,因為上主天主要(直接)光照他們」(默二十二5)。(註:此文於民國8318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239。)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