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竇福音山中講詞討論錢財問題開頭的一段話,該視為有關三個動機問題的緒論。那裡先指出,人生在世該追求有永恆價值的東西,或說該立功德:「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五20)。所以人生有個選擇問題,先該看清人生的正確方向。「知止而後有定……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聖經承認,在人性中原來有個指導機能,所謂「身內的光明」(五23)。但在生長過程中,人內原有的光明能受到蒙蔽和扭曲:「你身內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這是由於對某些相對物的執迷,如錢財酒色等。「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如果你把生活重心放錯位置,整個生活步調必隨之錯亂。

    人性中所有的原始能力之直接目的,都是為應付原始的生存條件,並以本能方式發揮作用。但是大自然也給人儲備了成長的潛力,能夠以自覺的方式加以培養,增強功能。人性中的其他能力如果加強了,而不同時加強指導機能,就像一部車子的動力很強,方向盤和煞車功能很弱,其後果可想而知。

  人的行動能力愈強,想支配的事務愈是複雜龐大,愈需要自覺地確定人生方向。白痴的行動能力有限,身內的原始光明足夠使行動不致有太嚴重的偏差。而在另一方面,許多世界知名的英雄人物,對自己的社會或人類造成的傷害卻無法估計。

    聖經雖然承認人性中原有指導機能,卻把原始光明變成自覺的人生指南之過程,視為尋找過程:「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裡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瑪十三44等)。

      每人都有自我超越的能力;但只憑個人從頭摸索,效果非常有限,而須借助他人累積的經驗。關於客體世界的知識,是非對錯相當明顯,學習的人可以照單接受他人的傳授,不必事前查驗。但是於人生知識,問題就不同了。大家在這方面的見解眾說紛紜.千奇百怪。但在原則上,真理又只能有一個或一組,因而個人之抉擇成了必要過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上半句話特別適用於人生哲學。

在人生觀方面雖然眾說紛紜,但每人仍然保有識別是非曲直的能力,條件是 先找回孟子所說的赤子之心,聖經說「再變成孩子」(瑪十八2),擺脫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偏執。「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大學)。使本心成為自覺的,這個過程聖經也稱為「重生」(若三)。

    常有人說:「每種宗教都是為勸人行善」。對大牌宗教來說,這話是有根據。 但在這話背後經常有一個錯誤的假設,即認為各宗教的價值完全相等。在認知層面,這是無知的表現;在道德方面,這話能是不肯上進的藉口。

    固然沒有任何宗教或哲學信仰,能說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真理;這等於說,都有未明或可爭議的地方。耶穌說:「我本來還有許多事要告訴你們,然而你們現在不能承受」(若十六12)。但是許多人卻拿枝節上可爭議的地方當藉口,不肯接受本身相當明顯的基本真理。基督徒對這層事實該有清醒的意識,繼續尋找;即是該抱開放的態度,隨時學習,精益求精。

    在另一方面,至少知識分子該知道,各種宗教及哲學信仰,對個體及社會的影響並不一樣。長期的影響就產生所謂的民族性。各民族在歷史上的表現不同,因為各有不同的宗教和哲學信仰。希特勒曾依重黑格爾及尼采的哲學;支持毛澤東之行動的是另一套哲學。基督徒雖然表面有個共同的信仰依據,即是聖經,但因為大家對聖經裡的論題各有偏執,形成了不同的神學體系,因而各派基督徒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也顯然不同。信徒在行為上的一些偏差,也是非信徒不願認真面對福音信仰的藉口,而無視於基督徒的救世熱忱,見善思齊。

    論到假先知耶穌說:「你們可從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荊棘上豈能收到葡萄?或者蒺藜上豈能收到無花果?這樣,凡是好樹都結好果子,而壞樹都結壞果子」(瑪七16等)。樹在此是指各種主張或學說。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可見他重視真理到什麼程度。然而孔子所說的道,及耶穌所說的完美珠寶,只能指人生基本方向和原理;至於詳細內容,則是人一生也追究不完的。故此保祿說:「我所祈求的是:願你們的愛德日漸增長,滿渥真知識和各種識見,使你們能辨別卓絕之事」(斐一9)。(註:此文於民國821218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237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主教 人生追求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