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德觀點,自然主義是為抵制輕狂的人為:人的行動不可逆反自然。在自然環境嚴重受到破壞的今天,上述原則該受到重視。然而其合理適用範圍卻不易確定,因為人的知識有限。因了不知盲腸對身體有何正面作用,有人會為了免受盲腸炎之威脅而任意割除。

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自然主義的論調,也是有宗教意識的人該有的心情:「事天如事親,事親如事天」。但你若因而主張不可以剪指甲,則是對自然主義原理之曲解。手指之所以有指甲,是為加強手的功能,指甲沒有獨立的存在目的。指甲不停地生長,是為補救運用時的磨損。由此可見,正確的自然主義不可無視於整體目的。

耶穌說:「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因為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裡,為你更好」(瑪五29)。這是整體考量的觀點,許多割除手術便是基於這類理由,不違反自然。但在實際情況,須考量肢體對整體的威脅程度。前面割盲腸的例子並不合理。在不能確定利弊的情況下,不可輕舉妄動;該假定大自然使一肢體存在,有其重要理由。

人的肢體可分為三大類別。第一類是對個體生命絕對不可缺少的,如血液循環器官及消化器官等。第二類是適應外在環境的,如手足及視覺器官等。第三類是維繫種族關係的,即與生殖相關的器官。

在這三組機能中,以第三組與個體現實生命的關係最不重要,成熟最晚,甚而可有可無。然而在倫理層面,這組機能卻極為重要,問題也最複雜。女性的生殖器官比較複雜,她對維繫種族關係的角色也最重要。連女人的外形結構都是為了下一代。按理論,沒有男性的精蟲,卵子也有受精的可能。青年男人對新生子女的本能感情幾乎是零,要靠他對妻子的感情而慢慢增強。無論是男人的身體或心理結構,主要都是為了征服物質世界。男人是工匠,女人是感情動物。

在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中,只要是肯定現世生命的,無人主張第二組機能是否健全沒有關係,或認為該設法棄而不用。但對第三組機能抱這種立場的卻不少見。在西方倫理學史上,以摩尼教的立場最為堅決。那是由波斯祅教或拜火教的善惡二元論,希臘的厭世解脫哲學,與聖經混合而成的一套思想。

人類對性慾有反感的起因相當自然。靈活的手腳使人有成就感和安全感,使人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性慾之覺醒給人的最初感受不是喜悅,而是迷惑和痛苦。在強烈的時候,人感到自己好似不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受一股神秘的外力支配。此外一直到某個年齡,異性兒童有彼此排斥的傾向,不是可愛的玩伴,大概是因了性格及興趣上的差別。

痛苦之感知能力本身是個警報系統,使人對自己及客體世界有進一步的理解。上述那些現象,是大自然特意設計的過程,為使男女之結合成為有清醒意識和有責任感的行為。夢遺是病態。性慾展開的新天地,是責任之天地;性行為本身,就是讓另一個人牽制你,縱然你要的只是一杯水主義或金錢交易性的一次苟且結合。

偶然的苟且交合不是大自然的原意。這行為的自然後果是生育下一代;但下一代的養育需要時間。此外,早期由雙方同意的交合,不可能不帶感情;而這類感情,自然有某個強度的持續性和單一性之傾向。在古今中外各民族中一夫一妻制都是主流,絕非僅靠社會當局之強制。苟且交合及強暴等現象是病態,是畸形發展;不論個體該負多少責任,實際雙方的人格都受到傷害。

通過夫妻感情,人的關切範圍不只延伸到子孫,也延伸到雙方所屬的大小族群;這是人格擴展的正常自然途徑。異性代表的是異己,誘導人開放心胸。異性子女是另一種花樣的異己代表,以不同的方式助人開展認知和關切範圍。在人格發育過程中有個叛逆時期,對家人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厭煩;這與好奇心結合而形成的離心力,正是為使人走向外人。亂倫及同性戀也是病態。

離心力不只使人尋求「相稱的助手」(創二18),結婚後仍然有其開展人格的作用;夫妻一直抱在一起的結果是死亡,不是生長;他們該把第三者整合在自己的生命系統裡,用以鞏固夫妻感情,同時發揮他們的對外影響。沒有子女的婚姻不健全,使家庭生活沒有朝氣,領養或人工受孕等值得考慮;那是補救自然之缺失。但離心力若沒有向心力制衡,成了見異思遷,既然不是整合及成長,也是病態人格。(註:此文於民國82626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214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