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美男子菲力普四世,是近代極權主義君王中的第一位。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他東征西討,結果國庫空虛,乃企圖霸佔聖殿衛士團的財產,謀財害命。

舊約記述了一件國王謀財害命的事情。靠近北國王宮有個葡萄園,國王想購買。但是園主說:「我決不將我祖先的產業讓給你」。王后收買了幾個流氓和官紳,誣控園主「辱罵了天主和君王」,用石頭把他砸死。厄里亞先知聞悉此事,預言王族的「男子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一概滅絕」(列上二十一)。後來耶胡不費吹灰之力造反成功,王族全遭屠殺,與此事不能說毫無關係。

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後,沒有直系繼位人。英王愛德華三世,以美男子菲力普四世之外孫的資格,要爭取法國王位,從此開始兩國之間的百年戰爭(一三三七至一四五三)。這場浩劫延續如此之久,主要因為法國的權貴只各關心自己的私利,不顧全大局。又趕上教宗自己的權位也問題重重,未出面調停。而教宗的聲望跌落,主要正是法國政客造成的。但是法國民眾不甘心使法國成為英國屬地的心情則是一致的,只是無法凝結成行動力量。

一四一二年在法國東北部的洛林省(Lorraine)誕生了一個農家女孩。她一定從小就聽到大人談論國家的處境,在小小心靈中醞育著對民族命運的關切心情。據說她十三歲時第一次見到聖彌額爾天使顯現(St. Michel),對她說:「離開你的村莊,上帝的女兒!到法國去,勇敢舉起你的旗幟!你將帶太子到藍寺(Reims)加冕;你將從英人手中救出法國」。

十七或十八歲時,貞德終於下定決心,實現上帝給她的使命。法國軍隊在前不久還受了兩次重大挫敗,已經無心戰鬥。貞德先去見附近法軍隊長,請他派人送她去見太子。太子給了她一些人馬,於是開始了她的護國聖戰。一四二九年太子在藍寺大教堂加冕,成為查理七世國王。貞德的直接任務算是達成了,原想退役回家,但國王不准。

以後貞德曾進攻巴黎,在戰役中受傷,國王下令放棄這步行動。在一四三0年五月的一次戰役中,她被親英派俘虜,並以一萬金幣賣給英國人。英國人利用親英的主教勾匈(Pierre Cochon),判她為無悔意的異端份子,於一四三一年用火燒死。她母親堅持向教宗上訴,二十五年後得到平反。一九二0年羅馬封她為聖女。

英國人本來可以隨便置貞德於死地。他們一心要利用異端裁判所,以異端罪名把她殺死,因為他們懂得群眾心理,或說宗教心理。哲學語言及政治語言都太曲折,不易打動大眾的心理。在當時的複雜情況下,只有宗教語言或動機能喚醒法國的民族魂並凝結起來。為分化這股力量,打破偶像是必要的手段。

從貞德給英人及親英派法國貴族的信中,可知她舉起義旗,並非因為她痛恨英國人。法官曾問她:「上帝痛恨英國人嗎?」當然不是。但上帝痛恨壓迫,並願望每個人及每個民族的主權受到尊重。貞德高一層的理想,是各國基督徒擕起手來,共同抵抗土耳其人的威脅。

所謂「羅馬和平」,乃是西歐所有善意基督徒一直未曾放棄的理想。但實際局勢正好背道而馳;排他性的民族主義在宗教革命時達到了白熱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才逐漸向整合的方向發展。

近代學者大都敬佩聖女貞德的人品。除了藝術家的相關繪畫和雕刻外,在文學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可能是蕭伯納在一九二三年推出的戲劇「聖女貞德」(Saint Joan)。寫這劇的構想是他妻子提出的;但有人認為縱觀蕭伯納的思想演變,他寫這劇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蕭伯納是生在一個愛爾蘭的新教家庭,很早拋棄了信仰。後來他探究政治及經濟等問題時,又發現了宗教信仰的價值。他的最後哲學立場,與法國柏格森的見解非常相似。他認為政治只使社會結構起短程變化;但這類變化不能使人感到滿足,他有更深遠的需求。

深遠需求相當於柏格森說的有秘契體驗者之嚮往。然而在許多人身上,這種下意識的模糊需求,通常不能使人自動放棄一些眼前利益,以緩和因身邊利益之爭執而引發的社會衝突。蕭伯納在「聖女貞德」劇中要點明的就是這層現象或問題;所以他不把聖女貞德的法官,塑造成有清醒意識的迫害者。但這不等於說他沒有過錯。

這劇的尾聲講法王查理七世在夢中,看到當初支持和迫害貞德的人都聚在一起。在遙遠的未來一個人宣佈:教會封貞德為聖女。大家於是對她稱讚有加。但在她說她想再回到人間時,沒有一個人表示歡迎。先知永遠是孤獨的;大家都是殺先知的潛在兇手。(註:此文於民國82320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198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