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徒弟們所傳報的福音內容,主要是他三年公開傳道時的言行;他以前的生活,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為理解他傳授的人生觀不是必要的。但是信徒多了以後,自然有人想知道他以前的種種;可惜為時已晚,收集到的資料很難確定是否可靠。記述耶穌童年生活的古代作品,因為講的多是離奇事件,教會沒有承認是可靠的「聖經」。這裡只根據新約裡的一點資料,分析耶穌與聖母之間的關係。

無論如何,耶穌在孩童時期一定就有些與眾不同,這使他與母親之間的溝通要比一般人困難。溝通常假定彼此長時期耐心的摸索、觀察、體會。更何況我們自己也不絕對了解自己,也在變,對外界之感受和反應也不一直相同。但是美好的人際關係,該以彼此關切,尊重對方個性為基礎。強暴與欺騙都破壞感情、破壞合作。

但大家多把溝通問題簡化,所以很難想到,耶穌與洗者若翰之間並非心有靈犀一點通;若翰希望耶穌扮演的角色與耶穌自己的路線有很大距離。故耶穌向他傳話說:「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的」,即對耶穌之表現不見怪不失望的是有福的。他又說,天國中最小的也比若翰偉大;因為雙方的理想或價值觀不同(瑪十一)。

因為家人該彼此關切,故此父母不只有權利、也有責任按自己認定合理的價值觀過問子女的行為,不可任其自然發展。但過問是一種溝通方式,不等於非理性的強制。耶穌十二歲那年赴耶路撒冷過節時,有三天與父母失去連絡。聖母找到他時質問說:「孩子,你為何這樣對待我們?你父親和我一直痛苦地找你」。他解釋說:「你們為何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家人必須溝通,但不可妄想立刻彼此了解。雖然聖母「不明白他對他們所說的話」,但久而久之自然能增進了解。「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當作一次溝通的記錄,和以後的參考資科(路二41等)

路加接著說,事後耶穌同父母回到家裡,「屬他們管轄」。只憑這句話,很難想像耶穌對待聖母的具體態度。若望福音提到的一件事,極富參考價值。許多父母,在比自己學問好成就高的子女面前,似乎感到自卑,縱然是合理的意見和願望也不再敢表示;這種心理之形成,當然與子女的態度有密切關係。

聖母則不然;在耶穌已經收了徒弟,可以說已經成了名人之後,她依然保持著身為母親的自信。若望說:「在加里肋亞的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宴。酒不夠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夫人,這於我和你有何關係?我的時機還沒有到。』他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為了遷就聖母的願望,耶穌改變了原來計畫的傳道步驟,提前顯示了他行奇蹟的能力,用水變成了酒(若二)。聖母表現的自信,當然是耶穌過去的態度使她養成的。

由這件事也可看出,聖母知道也同意耶穌從事的傳道工作。但是他的同鄉不信任他(路四16;谷六);他的族人認為這個不務正業的子弟「瘋了」,要抓他回家(谷三21)。他們來到之後,「有人給他說:『看,妳的母親和妳的兄弟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遂環視他周圍坐著的人說:『看,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因為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谷三31)。

這話該是說給族人聽的而不是向聖母示威。族人對他似乎一直抱懷疑態度(若七)。聖母與族人同來,可能是受族人逼迫,也許是為萬一雙方發生衝突,可以居中排解。

根據福音的字面敘述,無法看出耶穌傳道之初,是否已知道將以身殉道,並想到了聖母以後的供養問題。但在他一生最神聖的時刻,在十字架上,他關切的是母親以後的生活問題:「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親……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夫人,看,妳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妳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若十九25)。

聖母不後悔當初讓耶穌追隨他的理想:耶穌離世後,她又出現在他的門徒中間 (宗一4);也許這時她才看清耶穌之人格的全貌;門徒們有疑問時,她最有資格回答。人類歷史上許多偉人,都有偉大的女性在背後支持。有些人一生實現的,無非是小時母親灌輸的理想。在耶穌用的那些比喻中,誰敢斷定沒有聖母先用過的?(註:此文於民國79310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 45 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