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故事之後,路加緊接著記述了二件關於待人之道的事件。按行文之語氣,無法證明這兩件事正好是先後發生。我們不妨假定路加是因了這兩事牽涉的是同類問題而放在一起的。

路加福音說:「他們走路的時侯,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她有個妹妹名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瑪爾大為伺侯耶穌十分忙碌,便說:『主!我妹妹丟下我一人伺侯,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我罷!』主回答說:『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勞,但必要的很少,甚至只有一個。瑪利亞選了較好的一分,是不能從她奪去的』」(十38等)。

這是大家常引述的一件事情。傳統觀點認為瑪利亞代表「觀賞態度」(Contemplative life),瑪爾大是行動派,並主張觀賞高於行動;而所謂觀賞,是指觀賞上帝。天主教有一種修會,與社會完全隔絕;除了為生活不得不從事的一點工作外,全部時間皆用於禱告。革新教派現在也有這種團體。這乃是希臘文化影響下產生的主張。在希臘古典時代,勞力工作幾乎全靠奴隸,因而認為勞動下賤。

此外蘇格拉底等又主張身體是靈魂的監獄,修養在於追求解脫,練習死亡,為能將來與諸神為伍。猶太人則認為勞動是神聖義務,連經師也得會一種勞動技能;保祿原來的職業是經師,但在傳教時,仍是靠織帳棚養活自己,雖然他有權利讓信徒供養。此外按聖經思想,肉體不是該擺脫的東西,最後仍要復活。

在聖經註解方面,許多人趨向於把耶穌身邊發生的事情,看為他的特殊身分所專有的問題,而不從普遍的人性和人情的角度去理解。例如耶穌受的三個誘惑或考驗,有的學者便主張那是他專有的誘惑。

關於觀賞與行動的傳統主張,便多少假定那兩姐妹明確知道耶穌是上帝之子。其實她們雖然認為他是個不平凡的人物,但在她們的意識中,他主要是非常熟識和要好的朋友;所以她們的態度才會那樣自然坦率,姐妹間的事居然請客人評理。而耶穌的評論,也不是把那問題看為只有他才會引發的問題,他說的是人際關係之普遍原則。

在聖經古抄本中,耶穌的上半句話有三種異文,但不影響他的基本用意,因為重點是在後半句話。他主要是說,人際關係貴在培養感情,貴在思想與感情之溝通;「實惠」該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瑪爾大待客之道雖也是敬愛客人的表現,但有許多不是必要的;甚而有的可能屬於排場,是給第三者看的,是「客氣」;反而不如瑪利亞的態度能使客人有「如歸」的感覺,使他沒有欠人情的後顧之憂。但感情多少也該表現於「實惠」之交流,故耶穌只說瑪利亞選的是好的或較好的「一部分」,而不說是完美的。從性格方面,可以說瑪爾大是女強人;而瑪利亞是性情中人,有點詩人氣質。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問題是人和;有了這個條件,其他問題都易解決。而人和主要繫於彼此之間思想及感清的溝通。人的幸福感覺,主要也繫於感情;歸屬感和安全感等都是感情的產物。物質方面的享受可多可少,沒有固定的標準;物質享受多了,未必使人感到幸福。乘飛機到遠地遊玩.不見得比爬在地上觀賞螞蟻的生態更為有趣。何況為能取得財物,先得奔波勞碌;不然便是絞盡腦漿,盤算剝削他人。人間各種破壞現象,多起因於財物之爭。為了錢財之爭執,甚而親人執友反目成仇。

有個人請耶穌幫他分遺產,耶穌說:「誰立了我做你們的判官和分家人呢?」然後他向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財產並不能保障他的生命」。接著他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富人,田地出產豐富。他心裡想道:我可怎麼辦呢?因為我已沒有地方收藏我的物產。他遂說: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另建更大的,收藏我的一切穀類及財物。以後我要對我的生命說:生命哪!你保有大量財物,足夠多年之用,你休息罷!吃喝宴樂罷!上帝卻給他說: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性命,你備置的將歸誰呢?」(路十二13等)。

如果會善加運用,錢財也能助人幸福,但須加上感情的調劑。許多子女覺得母親給他們的幸福比父親多。其實母親送到子女手邊口邊的東西,多次是用父親的血汗換來的;但在那些東西上,多出了母親的感情和關注。(註:此文於民國79210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 42 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