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部福音裡,找不到耶穌專門討論女性的意義和價值的言論;這問題的答案,包括在他對「人」的評價中。在福音裡,雖有耶穌對待婦女的具體例子,但為看透他那種態度的深層理由,恐怕仍須以他看「人」的基本觀點為依據。簡而言之,在耶穌的心目中,只有一個一個的人,沒有「人類」或「猶太人」等類的抽象觀念;因而他不會把兒童看成準大人,也不把婦女看為準男人。換句話說,他不拿一個外在固定的統一標準衡量人;每個人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不可比較。

在「善牧」的比喻中耶穌說:「羊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字呼喚自己的羊」(若十3)。在耶穌的意識中,只有「專名」,沒有「類名」。既然每個人都是不可取代的,故不可用數學觀點使他貶值,這就是亡羊故事的意義,「把九十九隻留在山上,而去尋找那隻迷了路的」(瑪十八12 )。以數學為主的功利觀點,及以紀律為重的法理精神,都是世俗之見,使人淪為物件,淪為奴隸,是不道德的道德,是罪惡的溫床。

因此所謂「進入天國」,最重要的一步是無條件地接受自己,不因外來的功利評價而否定真實自我之價值。耶穌論兒童的話,便是基於這個觀點。他說:「你們讓小孩子來罷!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瑪十九13 )。天國是他們的,因為他們最能接受自己,沒有人格分裂現象。另一次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瑪十一25)。兒童這種精神狀態是天然的;但已經把真我賣給功利之神的成年人,想進入天國,須通過「重生」之過程(若第三章)。

一八九七年發表的一片聖經殘簡上有一段話,與孟子盡性知天的思路一樣:「天國就在你們的心中;誰認識自己便會找到。你們將認識自己,並將知道你們是全能之父的子女」。路加也說:「天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人也不能說:看呀!在這裡,或在那裡,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十七20)。另一段殘簡說:「那裡有兩個人,那裡便有上帝。那裡只有單獨一人,我說我與他同在。掀開石塊,你將在那裡找到我;劈開木頭,那裡我也在」。換句話說,上帝肯定每個東西的「實相」;那裡有虛偽作做,那裡便沒有上帝。

接受自己是建立天國的起點。全面性天國之實現,在於根據這項原理,重建人際關係及社會結構。但耶穌並不先繪出一個理想社會的結構藍圖,強迫人實現;他主張須逐漸轉化:「天國好像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裡,直到全部發酵」(瑪十三33)。甚而他也不強迫個體,立即全面更正其對外關係。他對待撤瑪黎雅婦人的態度是最好的例子。

她是在現實社會中適應不良的女人。耶穌揭穿她的苟且處境說:「你說:我沒有丈夫,正對;因為你曾有過五個丈夫,而你現在所有的,也不是妳的丈夫」(若四 18)。但耶穌顯然沒有要求她回到第一任丈夫身邊,至少沒有逼她離開現在的男人。如果耶穌使她為自己的處境感到煩惱,她那會興奮地「撇下自己的水罐」,跑回城內為耶穌宣傳?耶穌的教育方式,與用地獄恐嚇,逼人立即算清舊帳的方式顯然大異其趣。舊帳根本算不清,人只能在現實的基礎上,設法改善未來,逐漸自我調整。

用「慈悲」兩字形容耶穌的精神並不十分正確,因為「慈悲」含有「額外開恩」的意味。而耶穌認為尊重每人的現實處境是正理,施加壓力是罪過;「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瑪十二20)。他這精神在婦女心中產生的感受,自然與洗者若翰不同。若翰死在女人手裡乃理所當然。但沒有女人陷害耶穌;羅馬總督的妻子會設法救他(瑪二十七19),許多婦女為他的死亡痛哭(路二十三27)。從他的死亡,每人可以看到自己之真實自我的死亡。但他死後又復活了,而某些人的真我則死定了。他們兒童時不像兒童,成年時又不成熟,說男不是男,說女不是女,只是受幻想支配的木偶。(註:此文於民國78617日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發表,為《聖經今看》第 11 篇。)

(作者:劉俊餘)

arrow
arrow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