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能正確理解一篇古代文獻之內容,確定其寫成年代是極重要的一步。任何種類的文學作品,必然是作者對他所面對的社會及文化情勢之反應。同時他必然希望有人認同他的感受或主張,因而不得不採用那個時代的人能夠理解的表達技巧;連那些為了逃避敵對派之迫害而採用類似密碼或影射技巧的作品也不例外。任何文章,都有某種程度的時代性和公眾性。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題的性質

      本書的目的,是要透過古猶太人和古希臘人對他們之愛情對象的觀感,分析他們之愛情的特色和差別。許多讀者大概知道奥斯定在其「天主之城」中的那句名言:「兩種愛情建立了兩個城邦。一個城邦是地上的,是由自私以致輕視天主之愛情建立的;另一個是天上的,是由愛天主以致輕視自己之愛情建立的」(註1)。這句名言確定了各派傳統基督教義以後之發展方向,但實際是背叛了聖經一貫的入世精神,向希臘的厭世人生哲學投了降,使厭世心情在傳統基督教義中,得到了正統地位。這就是本書要清理的核心問題。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劉俊餘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性與天道

      在五四運動以後出現的新儒家,多把孔孟看成浮泛的實用主義者,不承認他們的思想有宇宙論和形上學的基礎。他們倚重的證據之一,是論語中子貢這段話:「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於是錢穆解釋說:「文章者,詩書禮樂,切近人生者也。性與天道,則為宗教與哲學上之問題。今不曉孔子自身對於宗教哲學之意見何若;唯其教弟子,則唯著緊人生一面,而宗教與哲學,皆所不談」(四書釋義,上冊,頁九十,中華文化出版社)。

      但是孔子既然「言性與天道」,怎麼可能又「不可得而聞」呢?「之言」或「所言」在全句中沒有意義嗎?孔子曾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述而),孔子對學生毫無隱瞞。所以「不可得而聞也」,不是說他不談這些問題,而是說孔子對這些問題的見解,不能在別處從他人口中聽到,只有孔子講得好,是「難得」的;那是孔子的創見,是孔子思想「成一家言」之特色所在。但是關於文章,則有許多別的人照樣講得好,就像莊子所說的:「其(道術)在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士大夫長輩),多能明之」(天下篇)。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子書中有「非命」三篇(上中下)。列子書中則有一篇「力命」。在這層爭論中,雙方所謂的「力」,皆指來自人之謀慮的效力。墨子說:「天下之治也,湯武之力也;天下之亂也,桀紂之罪也」(非命下)。列子說:「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謀)之所無奈何」。莊子說:「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達生篇)。

      至於「命」字,原來是帶宗教色彩或道德色彩的字眼,假定背後有個意志在操縱,即是指「命令」。如果排除宗教色彩,只管現象層面的變化情況,則該用莊子有時用的純物理學之「時」或「數」兩字,即「時運」和「運數」,而「定命」該改稱「定數論」。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把我國古代兩個偏激對立的人生觀立場簡化,可以這樣說:墨荀主張自然天性是惡,而人為的社會管制是善;老莊等則主張自然天性是善,而人為的社會管制是萬惡之根源。莊子說:「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得之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莊子,漁父)。他又說:「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知北游)。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論語中,雖然不同的人物對各種問題有不同的主張,但還看不出那時已經有旗幟分明的「學派」。一百多年後的孟子則把他面對的主流思想分為三大派別:「天下之言,不歸楊(朱),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滕文公下)。他又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盡心下)。

      用現代術語,「無君」即是「無政府主義」,排斥社會的干擾,現代有點知識的人,已經有能力把國家元首與政府分開來看;反對和批評某個元首,不等於反政府,更不等於不愛國。但此處「無君」不是指不要這個或那個元首,而是根本不要社會管制。老子認為,複雜的社會組織,本身就是墮落現象。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和西方兩大文化圈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有幾點非常相似的地方。例如五胡亂華的年代,也正是北歐蠻人入侵西羅馬帝國的年代;兩個社會都得從混亂中重建社會秩序。下面只討論兩個不同時代需面對的類似問題。

      有人把公元前五百年前後那個世紀,稱為天才世紀;因為在這個時代出現的幾個人物,至今仍然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態度,如孔子,老子,佛陀,及希臘的蘇格拉底。在猶太人的文化史上扮演類似角色的,主要是流亡巴比倫時代的厄則克耳(以西結)先知,雖然聖經學家不夠重視這位先知對聖經文化以後之發展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耶穌的強大光芒,蓋過了他的光芒。

      與以前之文化氣氛比對,可以說這些人所表現的,是個體意識和個體責任之覺醒;同時也是正式哲學思考之先聲。因為正如卡繆所說的,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是「人生值得或不值得一活」(西西佛神話,一頁)。大家知道,在原始部落社會只有集體意識,沒有個體意識;也就是說:我的利益與群體利益是分不開的。在交通比較方便的地區,部落逐漸整合為較大的社會。在整合過程中,及在整合之後,當然會有人感到群體利益與個體利益之間的差距和矛盾,但尚未出現面對這種矛盾的『學說』。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劉俊餘

 

第一章      自己掌握命運

第二章      墨荀的社會功利主義

第三章      莊的自然無為主義

第四章      定命與力行之爭

第五章      子言罕仁嗎?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加記述了耶穌在猶大省說的一個比喻:耶穌因為已臨近耶路撒冷,而且他們(大眾)都以為天主的國快要出現,遂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貴人起身到遠方(羅馬)去,為取得了王位再回來……他本國的人,一向懷恨他,在他後面派代表去說:我們不願意這人為王統治我們。他得了王位 歸來以後……(便對僕人說:)『那些敵對我,不願意我作今作他們君王的人,你們把他們押到這裡,在我面前殺掉』……」(路十九11)。

上引故事省略的關於僕人的部分,與瑪竇之「塔冷通比喻」的情節可說一模一樣(瑪二十五14等)。該假定許多話題耶穌不只講過一次,而每次因了場合及聽眾不同,內容和重心能有不同。瑪竇對政治話題忌諱很深,採用了耶穌在其他場合講的類似之比喻。

liuju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